从三青年民警的死亡说开去
(2010-03-06 08:03:11)
标签:
民警牺牲健康思考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京华日报、重庆日报和人民公安报发了三条有关三个青年警察的消息,读后心里非常沉痛,也想说说中青年民警的身体、心理健康问题。这个群体是单位上的骨干,许多人是基层一线的“头”,他们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很少关爱自己,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京华时报报道:前天上午,北京市密云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警长姜子军,在连续工作40小时、成功破获一撬砸机动车团伙仅6个小时后,累倒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再也没有起来,年仅34岁。“哥几个回家歇会,天亮了再来所里继续搞这个案子。”姜子军对民警们说,但大家谁都没想到,这是姜哥和他们说的最后一句话。据了解,姜子军从警14年,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嘉奖4次。
重庆日报报道:2009年11月28日凌晨5点,在打黑除恶斗争锋线的奉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帅辉因劳碌过度,突患心源性心脏病,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9岁。帅辉,1991年毕业于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后,一直在奉节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多次获市局、县局嘉奖。帅辉参加“打黑除恶”斗争专案工作以来,先后辗转约13000公里,蹲点守候数十个夜晚,直接参与抓捕犯罪嫌疑人29名,破案6起。2009年11月27日晚,专案组部署工作时,参会的帅辉忽感身体不适,周身发软、胸口发闷,但他没有提出休息,而是紧张准备凌晨5点的抓捕任务。正准备出发时,大家看到帅辉脸色苍白,痛苦地一手捂胸,一手撑着床沿……战友们急忙把他送到医院,躺在推车上的帅辉还吃力地说:“今天(指抓捕)我恐怕去不成了,你们去工作吧,莫管我……”很快,他陷入了昏迷状态。5时38分,4名医务人员不停地实施抢救,但此刻帅辉已没有脉搏。
人民公安报报道:3月5日晚,安徽省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民警张君四昼夜坚持工作一线,因连日劳累,突发心脏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39岁。结束连续三夜的值班巡逻后,3月5日早晨8时,张君又和战友一起到辖区徐庙村调查一起涉嫌拐卖儿童的案件,直至中午11时才返回派出所,连续工作加上休息不好,使他的心脏承受了过多的负担。11时许,正在电脑旁录入当日工作日志的张君突然昏厥。战友们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抢救,晚上19时20分,张君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一个34岁,两个39岁,都是青春年少时,却因工作过度劳碌,殉职在工作岗位上,实在是可惜。在报上看到这两条消息,我的心十分沉痛。为战友的早年英逝感到惋惜。同样,我也是人到中年的人,我也是一个有二十多年警龄的警察,我身有体验,我想警察这个群体确实需要社会关注。
今年元宵节刚过,我就到基层一线公安机关调研。在许多单位,民警在喊累,派出所所长也在喊累,年年警力增加不少,为什么民警还在喊累呢?我有些不解。
深入调查,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治安形势复杂,案件较多,维护稳定任务繁重,人虽然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非警务活动较多,牵扯了大量警力。没有办法,政府在给派出所拿钱,保证工作开展,政府有事,找到公安机关,你不去,不参加,也有些不对;三是基层一线公安机关的装备较差,近年虽然有些改善,但还是不能适应工作需要。昨天,在地震极重灾区平武县公安局一个派出所调研,全所10名警察,只有一辆皮卡车、一辆摩托,根本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四是近年参加工作的新警,主要来自一些非公安专业的大专院校,工作能力和经验还欠缺,还有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工作上还需要提高战斗力。
民警累,特别是出生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民警更加累。这部分人在工作上是骨干,许多是基层一线单位领导,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工资不高,职级低,大多数人妻子没有工作,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读书要钱,家庭生活要钱,许多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工作的原因和家庭的问题给他们心理上增加许多困难和压力。为此,许多人有病了,也不及时治疗,一个硬抗着,结果造成病情恶化,有的英年早逝。
民警也是人,也需要社会关爱和理解,不能让一些悲剧反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