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公安杂志】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2009-06-30 02:53:27)
标签:

地震

辽宁

援建民警

朱兴俊

人民公安杂志社

分类: 汶川地震

【人民公安杂志】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人民公安杂志】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人民公安杂志】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人民公安杂志】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到处传颂着你的名字

 

                                                      罗瑜权 古大军

 

经过近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震后的巴蜀大地,一个个重建规划制定出来,一座座新的家园拔地而起。

“5·12”特大地震把全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在地震极重灾区安县,到处传颂着辽宁援建民警抗震救灾的动人故事。

他把生命留在了援建灾区

“5·12”大地震发生后,辽宁省葫芦岛市公安局莲山区分局化工派出所民警朱兴俊心急如焚。

41岁的朱兴俊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一个农民家庭,入伍到辽宁服役,后与一位辽宁姑娘结婚安家。转业后,他被分配到葫芦岛市公安局工作。大地震发生后,他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四川灾区的惨状,暗暗地流下了眼泪。

对于朱兴俊来说,家乡四川永远都是他牵挂的地方。

那一段时间,朱兴俊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经常对家人说,他要到老家灾区一线去,要去帮助那里的父老乡亲渡过难关。当他知道辽宁省公安机关要派出援助民警到四川灾区工作的消息后,主动找到组织,要求到灾区一线去。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身体较差,妻子又没有工作,家中还有一个上学的小孩,困难较多,因此在第一批、第二批援建人选没有考虑他。

2008年9月下旬,辽宁省公安厅确定第三批到四川震区援建民警的人选。在他的一再申请和要求下,组织上同意朱兴俊到四川灾区参加援建。

10月8日,朱兴俊和分局其他4名同事一道踏上了援川之旅,被分配到安县公安局。在灾区的日子里,朱兴俊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废寝忘食地工作,问案情、做笔录,经常忙到深夜,每每血压太高难受时他就吃点药硬撑着。

10月21日,朱兴俊和花荄派出所其他援川民警一起来到安县花荄镇中学看望了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杨智。杨智是花荄镇中学初二学生,在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全部倒塌,父母在外打工,他和爷爷一起住在板房里,他每天都要照顾行动不便的爷爷。当这个聪明、可爱又坚强的孩子接过辽宁民警捐助的700元钱时,十分感激辽宁警察叔叔,表示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

据花荄派出所教导员雍凤英介绍,朱兴俊到花荄派出所援助期间,与战友一起共协助派出所查处治安案件30余起,收容教育2人,调解疑难纠纷20起,参与大型保卫活动5次,参与清理整顿辖区秩序30天,查获涉嫌被盗抢机动车53辆,整理档案千余本,赢得了辽宁警务援助队和安县公安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然而,朱兴俊日以继夜的工作加重了他原有的心脏病病情,在援建工作即将结束时,朱兴俊因病在灾区去世。他把生命献给了他牵挂的故土。在送别朱兴俊的那天,安县灾区的2万群众自发地站在公路两边为心目中的英雄送别。

朱兴俊在灾区逝世后,他的妻子车丽娟也到安县灾区,从安县民警自发捐助的慰问金中拿出5000元资助家庭困难的安县中学学生李木,帮助他完成学业。

2008年12月中旬,绵阳市公安局党委和安县县委、县政府分别作出向朱兴俊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大家学习他情系灾区、公而忘私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勇于探索、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心系群众、真情援助的博大胸怀,为重建美好新家园作出贡献。

朱兴俊是全国公安援建四川灾区的优秀代表,和他一样战斗在“5·12”地震极重灾区安县的是500余名辽宁省公安厅警务援建队民警。

千里驰援赶赴灾区

“5·12”特大地震使四川省安县遭受严重人员和经济损失,成为地震十个极重灾区县之一。在这场地震中,安县公安局也遭受重创,县公安局机关和14个派出所房屋全部受损,多年的“三基”工程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公安部的部署,5月24日,辽宁省公安厅受命援助四川安县灾区公安机关后,马上在电话里与四川省公安厅和安县公安局联系,在了解到安县公安局具体困难后,迅速组织了抗震救灾急需的帐篷、大米、棉被等15吨物资,连夜租用专机空运到安县。

5月25日,辽宁省公安厅支援安县公安局工作组工作人员就风尘仆仆赶到安县,只用了一天就跑遍了安县公安局受灾最严重的16个基层所队,及时拿出了对口援建具体方案。

5月31日上午,辽宁省公安厅捐赠的20辆翱龙吉普车、10辆警用摩托及大批通信、办公设备抵达安县。200万元工作经费在安县公安局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中迅速发挥了作用。辽宁公安兄弟捐赠的100万元慰问经费帮助安县民警度过了那些最困难的日子。

6月2日,200名辽宁特警昼夜兼程到达安县。他们在与安县公安局进行工作对接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力投入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救助灾区群众的工作中。

6月26日,辽宁省公安厅援建安县灾区的14个板房派出所全面竣工,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张忠素在安县落成典礼上宣布,安县公安局率先在全省建立板房派出所。

辽宁援助民警在22个板房安置点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建立了14种基础台账,通过入户调查、走访群众,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摸排不稳定社情消息。在活动中,他们切实加强受灾群众安置点情报工作、做好受灾群众安置点实有人口管理、打击侵害安置点群众违法犯罪、强化受灾群众安置点安全防范工作,组建了群众义务巡逻队22支,巡逻重点放在午后和夜间案件易发时段、防范薄弱时段和便民服务时段,安县板房警务工作得到了公安部、省市领导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绵阳市全面推广。

2008年7月18日和10月9日,辽宁省公安厅又先后两批从全省14个市52个县区抽调300名民警飞抵安县灾区,投入灾后重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群众工作中去。

辽宁赴安县援助民警明白自己的职责所系,他们和灾区的战友们一道,通过大力开展巡逻防控、严密封控重点区域、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平安的天空。灾区群众动情地说:“看见辽宁援助民警的身影,听见他们巡逻车的声音,我们睡觉特别踏实。”

爱在传递 共谋发展

2008年12月14日,辽宁省公安厅第三批警务援助队圆满完成安县灾区援助任务,撤离归建。在欢送仪式上,安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代根致词说,辽宁警务援助队在灾区援助期间,全力以赴投入到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稳定工作中,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板房警务为载体,以专项整治为突破,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抗震救灾精神,展现了辽宁公安的风采。辽宁警务援助队领队、巡防总队副总队长沈民说,辽宁援助民警忘不了在安县的工作,忘不了辽宁和安县民警结下的兄弟情。援助工作虽然结束,但播种下的兄弟情谊却生根发芽,友谊永存。

欢送仪式结束后,在安县永安路口,人潮涌动。闻讯前来的安县群众列队夹道欢送辽宁援助安县民警,人们拉着相处多月的辽宁民警依依惜别,有人打出了“辽宁民警不要走,我们需要你”的标语,很多民警眼眶盈满了泪水。

握手、拥抱、祝福、鲜花、泪水……留下的是辽宁民警对灾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带走的是安县灾区人民对辽宁援助民警的无尽思念。

                   (原载《人民公安》杂志2009年第9“关注”栏目汶川地震周年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