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男孩”北川中学祭清明(图)
标签:
北川中学夹缝男孩祭奠遇难同学杂谈 |
分类: 汶川地震 |

昨日,北川中学的废墟前,前来祭祀的人已经络绎不绝。那片埋葬着上千师生的废墟,已经用铁丝网保护封闭起来。铁丝网上,系满了白色纸花和心形贺卡。地面上,摆放着一排白色的菊花。四面八方赶来的祭奠者,留下了对遇难者的缅怀和对北川的祝福。
一对中年夫妇,站在铁丝网边,默默点燃手中的香烛和纸钱。他们的女儿,北川中学高二五班的学生李琴,是班长,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遇难时只有17岁。“我女儿学习成绩很好,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悲伤的母亲慢慢回忆着女儿的点点滴滴。她说,她家住在距此约几公里外的擂鼓镇胜利村。在铁丝网隔离的废墟前,李琴的父亲李银才和妻子边点香蜡纸钱边念叨:“乖女儿,爸爸妈妈又来看你了!”李银才说:“如果没有这场地震,李琴今年就该上大学了。她的成绩特别好,每次都是班上第一名。”
曲山镇杨柳村的一个中年人站在北川中学废墟旁边,他的侄女在北川中学读书,在地震中遇难,每次经过这里,他都会到学校里来看看侄女。




在去年地震抢险中,北川中学学生廖波在废墟中输液的照片撼动了亿万人的心。昨天下午,在北川中学的废墟前,我们碰巧遇到坐在轮椅上的廖波和郑海洋也到北川中学祭奠亲人和同学。他们俩是北川中学高一二班的同学。17岁的郑海洋的双腿已高位截肢。这是地震发生后郑海洋第一次真正回到县城,看望废墟下的舅妈和表妹,看望那些曾经带给自己很多快乐的朋友。郑海洋的表妹,是北川中学初三的学生,在地震中遇难。

轮椅上的郑海洋(左)和廖波(右)

网上广为流传的照片“吊瓶兄弟”李阳和廖波

郑海洋压在废墟下依然乐观

在北川中学废墟,郑海洋与“夹缝男孩”廖波不期而遇,不仅让在北川中学废墟前祭奠的人们感动且震动,也让海洋想起来许多与往事,每一个往事,都充满了同学之情,兄弟之情。地震发生后,关于“夹缝男孩”廖波在“吊瓶兄弟”李阳的帮助下,坚持20小时后最终获救的照片和故事广为流传。但很少有人知道,郑海洋当时与廖波挤在一起,从廖波身后的另一个缝隙才能看到他。廖波获救两个小时后,郑海洋也成功获救,他们被送往了不同的地方抢救。最终,廖波的左腿截肢,而海洋双腿高位截肢。
两个坐轮椅上的截肢同学重逢,没有过多的伤感,显得十分坚强。他们相互问了一下目前的情况,又问了下一步的打算。郑海洋说,他将成为省队竞速轮椅项目的预备运动员,他的梦想是参加残奥会。张海迪到绵阳时,还看望过他,与他约定在残奥赛场上见。廖波说,他康复后想尽快回到学校,回到同学身边,他想上学读书。
廖波离开北川中学后,又到了县城外三道拐处,当同行的亲人抱头痛哭时,轮椅上的廖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渐渐低下了头,眼里泛起泪光。
北川茅坝中学下面,一对夫妇望着被山石埋葬的学校,烧纸祭奠遇难的孩子
新浪网、新浪博客、锐博客和新浪论坛首页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