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铁血英雄》简介和目录

(2008-07-15 13:30:37)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地震

绵阳

民警

抗震

抢险

纪实

书籍

出版

分类: 创作信息

新书《铁血英雄》简介和目录

 

请永远铭记这个时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猝然袭击了中国西南部一个安静秀丽的小城汶川。

瞬间,天崩地裂,屋毁人亡。

巨大的裂痛,沿着地表深处迅速蔓延,北川、平武、安县、江油、绵阳……大半个中国,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在同一时间,陷入惊悸。

请永远铭记这个地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唯一一座整体消失的县城,它的名字叫北川。

地裂山崩,巨石围城,河川阻流,房屋坍塌,生命殒失……

一切是那么的突如其来,一切是那么的猝不及防,一切又是那么的悲壮惨烈!

截至8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其中北川、安县、平武为国务院确定的汶川地震极重灾区,仅北川县就有15645人在地震中遇难,4300人失踪,530人被埋,26916人不同程度受伤;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14.2万人无家可归;县内道路交通、水、电、气供给以及通讯全面陷入瘫痪,基础设施全部被毁;360多家企业遭受严重损失。

灾难!面对灾难,绵阳公安分秒必争,勇往直前,与灾区人民同在。

危险!面对危险,绵阳公安不畏艰险,赴汤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绵阳公安闻震而动,与时间赛跑,抢救遇险群众、疏导道路交通、维护治安秩序、保卫重要设施,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战斗,打响了一场规模空前、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保卫战,展现了绵阳公安民警不怕牺牲、勇于抗争、百折不挠、坚不可摧的英雄气概……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地震时,作者作为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公安局的一名警察,一名公安宣传工作者,一名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当天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抗震救灾一线,先后多次深入北川县城、平武县南坝镇、平通镇和安县、江油市等重灾区,现场实地采访,拍摄了大量宝贵图片,火线中记录下公安民警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英雄故事。在第一时间采访了抗震救灾英雄李跃进、张德溥、赖大东、蒋晓娟、李林国、伍豪、勾云章、姜永寿、李绍铭、马生平等人。

这本书是现场目击,读来动人心魄,为读者再现了发生地震时的一些历史真实

这本书最为详实地记录了绵阳地震发生后,一些大的事件。比如唐家山堰塞湖排险、九州体育馆灾民安置、南郊机场空中救援等等。

读这本书,会发现许多精彩,许多感动,许多悲壮,感悟历史瞬间的永恒。

这是一本值得永久珍藏的书,是对受灾最为严重川北县的记载,是对平武、安县、江油和绵阳城区的记载,是对抗震一线公安民警、消防官兵的记载。

全书25万字,32篇文章,采用纪实文学的写法,有大量珍贵照片,真实再现了绵阳公安民警、消防官兵在救援部队还没有到达灾区前的抢险救援情况。

该书由绵阳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胡钢撰写前言,日前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定价30元,需要请与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政治部罗瑜权联系,邮编:621000。

 

书稿目录

 

丰碑,忠诚警魂铸就

第一章 分秒必争

第一节 灾难中挺起脊梁

第二节 我是警察,大家不要慌乱!

第三节 灾难面前选择坚强

第四节 羌族硬汉

第五节 跪地托举救出俩学生

第六节 儿子,你再挺一会儿

第七节 废墟中刨出17名在押人员

第八节 北川,那个凄风冷雨的夜晚

第九节 与时间赛跑的北川交警

第十节 消防勇士星夜挺进北川

第十一节 难忘那一抹暖人的橘红

第十二节 空城卫士

第十三节 北川最勇敢的女警官

第二章 生命至上

第十四节 绝地救援

第十五节 失去亲人,我在心里哭泣

第十六节 父亲呀,请在天堂原谅儿子

第十七节 熊猫故里的忠诚卫士

第十八节 震不垮的战斗堡垒

第十九节 党员、干部,站出来!

第二十节 灾难中的标杆和方向

第二十一节 凌晨疾驰平武救援

第二十二节 地震棚里的警察妈妈

第二十三节 百万网民拯救军嫂

第二十四节 众志成城抗击震灾

第三章 大爱无疆

第二十五节 救灾生命线上的铁军

第二十六节 为了空中生命线的畅通

第二十七节 黑夜中有双守望的眼睛

第二十八节 死城的生命记录者

第二十九节 决战唐家山堰塞湖

第三十节 九洲,永远难忘的48个夜晚

第三十一节 牢记总理的嘱托

 

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