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外文摘杂志】他在新西兰重案组当刑警(图)

(2007-07-12 08:05:16)
标签:

邵凯

新西兰

华人

刑警

留学生

分类: 特稿作品
他在新西兰重案组当刑警
                                                    □ 罗瑜权

【海外文摘杂志】他在新西兰重案组当刑警(图)

   

    邵凯,1968年出生于北京,5岁时随父从北京来到四川省绵阳市,1995年4月与太太移民新西兰。1998年考入新西兰霍林顿皇家警察学院。2000年,他正式成为奥克兰市警察局的一名重案组警官,是新西兰的第二名华人警察。
  每年邵凯都会遣送在新西兰违法犯罪的留学生回国。最近,在绵阳的一个茶楼里,刚刚押解一名犯罪留学生回国的邵凯,平静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新西兰9年来的亲身经历。
  
  只拔过一次枪
  
  身高超过1.80米的邵凯剃着平头,穿着浅色羽绒服和褐色休闲裤,看上去很帅气。
  他用标准的普通话告诉我们:“警察是个很吸引青年人的职业,特别是刑警。但生活中的刑警并不是那么回事,一些警匪片对刑警的描写太夸张了。不瞒你们说,我在奥克兰做了6年刑警,没有经过多少惊险的情节,连给我配的枪,也只拔过一次。”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我六年的警察生涯中,没有做出一次像香港电影中警察那样很酷的动作,惟一一次把子弹推上膛后,自己都紧张得手心冒汗。”
  那是2002年的事,一名台湾人的5岁的孩子遭到绑架,绑匪索要40万新币,重案组警察四处布控,留在台湾人家里守候的只有邵凯。原本跟绑匪说好当晚7点取钱放人,但直到9点绑匪才打电话给台湾人:‘你马上下楼,走进你的车,把所有的车窗都打开,将车原地发动等下一个电话。”接到这个电话,邵凯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为什么对这个地方如此熟悉?难道他就在附近?”那一瞬间,邵凯掏出手枪,“哐”的一声将子弹推上膛……邵凯说,每次回想起那一天,还是能回忆起当时寒毛倒竖的感觉。
  作为整个新西兰的第二名华人警察,邵凯是很多华人的骄傲。奥克兰市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人口130万,聚集在那里的华人移民和留学生也是全新西兰最多的。在那个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白人为主要人种的美丽岛国,很多华人都有同样的感慨:‘想要进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真的太难了。”35岁的邵凯,只花了3年时间,就成功地成为了奥克兰警局惟一的一名华人警察。

    1993年,邵凯从一家国企跳槽去了外企,结识了两位来自新西兰的老板。两位老板说:‘你这么年轻,人又聪明,如果去留学深造,发展空间将会很大。”在交谈中,邵凯得知,在新西兰警察是一个极受尊敬、收入也不错的职业。“做警察是我从小的梦想,当我想移民的时候,这便成为了我的第一选择。”
    在正式移民新西兰之前,邵凯花了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自己将去的那个国家,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1995年4月,邵凯带着妻子正式移民新西兰。到了新西兰之后,他并没有立刻投考警校,而是在奥克兰大学攻读环境科学硕士,还没毕业就在一家制药公司的实验室里工作。这段时间,邵凯开始持续不断地进行体能锻炼,并对警察学校的考试项目进行了解。他说:“这个过程至关重要,因为我同时在不断地熟悉一个全新的社会,并且逐步了解周围的环境。我知道做一名警察,你应该把自己变成一张活地图。”
  1998年,邵凯顺利考入新西兰霍林顿皇家警察学院,半年后,他如愿成为一名见习警官,此后被调到奥克兰市警察局重案组。两年后,在奥克兰的北岸市里,邵警官已经是许多华人耳熟能详的“名人”了。
  
  不想让孩子忘了根
  
  在邵凯心里,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双儿女是他的至爱,虽然生活在新西兰,但邵凯仍坚持教育两个孩子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每天我都会花半小时教女儿中文,也曾经带她回来过,我相信不管她呆在什么地方,她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我希望他们永远记得自己是中国人!”
  儿子只有两岁半,牙牙学语讲的都是汉语,而5岁半的女儿邵梦琴则是听着中国成语故事度过幼儿时期的,“什么愚公移山、叶公好龙、闻鸡起舞,孩子已经听得可以倒背如流了。”
  “家里的家具、家电全都是中国制造,吃的是岳父岳母做的纯中餐。我觉得这很正常,中国现在不比任何地方差。到现在,我的同事都叫我‘凯’,我没有一个专门的英文名字。孩子的英文名字也是把姓和名的拼音中间加一个英文名字。人都是有根的,你怎么能忘了自己的根呢,”
  邵凯心中一直记得一名六十多岁的华裔老太太。她从曾祖那一代就住在新西兰,到现在,她不认识一个中国字,不会说一句中国话,但她家里四处挂满了中国字画。“她跟我说看着也会感觉舒服一点,不会感觉到丢了自己的根。很多不会讲汉语的华裔自己也觉得遗憾,中国现在发展很快,我不能左右孩子将来的选择,但我不希望他们长大之后成为香蕉人,并且来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你把我们弄到新西兰来干吗?’我肯定会让他们在拥有选择回国的自由的同时,也有可以回国的条件。”

 

    忠告:绝不要让未成年孩子留学


  采访的话题很快就转到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身上。
  邵凯说,绝大多数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是奉公守法、努力学习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留学生不学好。他说,一些中国孩子在国内没有考上大学,家长就盲目地把孩子送到国外,不知道子女在国外的真实情况。2002年,他做了一年亚裔社区联络官,接触的中国留学生特别多,已经连续4年亲自遣返一些留学生回国了。
  2004年,邵凯遣返的是一名青岛的男生。这名男生姓宁,1982年出生。2003年6月,由于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小宁与女朋友到奥克兰郊区的一家农场打工。
  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国女记者刚好来新西兰看儿子,当时她儿子也在这农场打工。这名女记者想趁机调查一下留学生的生存状况,就与小宁谈话。他不愿接受记者的调查,还殴打女记者。女记者伤得很重,于是报了警。
  邵凯刚好接手此案。他打电话找到小宁,没想到小宁态度嚣张。邵凯按地址找他时,他已躲到别处。两天后,小宁坐朋友的车违章被拦下,由于朋友是无证驾驶,担心被重处,小宁于是顶包。现场警察上网一查,发现他是被缉拿的疑犯。
  在监狱里关了3个月后,新西兰警方决定遣返小宁。在遣返途中,小宁对邵凯说,感谢警察抓到了他,他当时已经两天没钱吃饭了。
  谈及留学生犯罪现象时,邵凯说,这些学生犯罪的原因大致是:为情所困,为钱所逼。新西兰生活开支较大,留学生的经济压力也大,大多数学子远离父母后,没有人管,个别学生就容易犯罪,有的留学生犯罪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此,我要给那些想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的父母一个忠告:绝对不要把高中才毕业的孩子送出去留学。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失去父母的监护很容易学坏。”
  邵凯说,他在新西兰接触了很多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发现他们都很“迷茫”。“看不到希望和前途,也不知道自己来新西兰究竟为了什么。国内的教育现在也很不错了,干吗要到国外?加上海归派现在也不那么时髦了。现在要想拿到新西兰的绿卡,几乎不可能。”
  作为一名华人警官,邵凯认为,对中国留学生最危险的还有交通事故。他说:“中国留学生被称为是新西兰‘最糟糕的司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很弱,也不熟悉新西兰的交通规则,奥克兰一半以上的交通事故都是‘中国制造’的。”

 

     (原载《海外文摘》2004年第9期 -人物写真,链接:他在新西兰重案组当刑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