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安月刊杂志】为母“复仇”两少年血染豆蔻

(2007-05-10 08:23:21)
标签:

特稿

公安月刊

少年犯罪

分类: 特稿作品

【公安月刊杂志】为母“复仇”两少年血染豆蔻


【公安月刊杂志】为母“复仇”两少年血染豆蔻
【公安月刊杂志】为母“复仇”两少年血染豆蔻
【公安月刊杂志】为母“复仇”两少年血染豆蔻

立冬和晓兵在一个学校,两人同村。立冬对晓兵的银源于买的曾担任村支书的父亲。

事情得从4年前说起。

不幸发生在立各14岁那年。199617日,母亲因病去世。立各的天空一下子将了。四川农村土葬习俗根深带固,很多人认定“入土才能为安”。母亲过世第二天,父亲不顾村组干部的动说,悄悄把立冬的母亲葬在了山上。得知这一情况,村千部文到立冬家里做思想工作,提出要把尸体“起”出火化,立冬的父亲决不同意,并和村干部发生了争吵。

为严肃民政殡葬管理政策,1999713日上午,晓兵的父亲时任村支部书记)带领其他干部将立冬母亲的体从幕坑中“起”出,送至殡仪馆进行了火化。同时,村委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立冬家做了罚款处理。

当时,立冬的母亲已过世26天,尸体出现高度腐烂。每忆及此事,立冬的父亲就咬牙切齿地“教育”儿子:如果不是晓兵的父亲带头,立冬的母亲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尸体也不会被火化。土的旧观念在立冬父心中挥之不去,使他看不到这件事中自己的过错。

14岁的立冬还未从丧母的悲痛中走出,父亲又在这个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不吃不为母亲守灵的记忆在立冬心中越来越清晰,渐渐模糊了他本就没有定型的是非观念。

思念母亲的做晚,立冬不自觉地就会想起父亲的的话,想起“仇人”一一晓兵的父亲,心中的不满和对亲的想念如影随行,他又想起儿时的心愿一一不能让任何人欺负母系。复仇的火焰产生了。

此后4年,立冬多次想到“复仇”,但一直没有机会。找晓兵的父亲单打独斗,立各担心自己不是对手。2003年春节过后,一个新的念头产生了,他想到了晓兵。每当想要发泄心中不满时,立冬就会想到晓兵。他开始留意有关晓兵的情况,寻找“复仇”机会。但在此时,复仇的火焰还只在心里。

 

慘案发生在200365日。母亲的祭日一天天临近,立冬的心也一天天不平静。经过了4年,当初的少年已经变成了18岁的大小伙儿。母亲过世后,立冬感觉自己失去了一种很重要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他说不清楚,但影响是深刻的。这个高二学生坐不住了。

65日晚940分,情绪失控的立冬离开教室,找到晓兵班级门口,以有事为由把晓兵叫出教室,又骗至距教室100余米的后操场,在厕所围墙边停下了。

沿途晓兵的询问终于有了结果。立冬开了口:“你知不知道我妈的坟是你父亲带人挖的?”“知道。”晓兵回答。

“你父亲干的好事!今天我要为我妈报仇。”立冬对晓兵猛踢一脚。

被打的晓兵本能地想到防备,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扔向立冬,随后拔腿就跑。石头打中立冬脸部,14岁的晓兵很快就被立冬追上。被仇恨冲昏了头,立冬抓起晓兵的头发向围墙狠命碰撞,没多久,晓兵头部开始大量出血,立冬仍未罢休,用手卡住晓兵颈部。看到晓兵软绵绵地昏倒在墙边,立冬仓皇逃离了现场,并把带血的衣裤扔进了河里。

深夜12时,立冬走进了镇上一家旅馆。害怕警察追击,第二天,他在附近柳池山的树丛中躲了一天,晚上,沿公路向绵阳城区走去。7日凌晨,在朦胧的亮光中,他来到了绵阳城区。

城市的宜稍稍抵挡了一些他心中的胆怯。人民公园是个好地方,立冬在此逗留了一天。空虚和害怕再次表来,接下来,他在溶江二桥附近的一家录像室待了44夜。

1日早上,饿得实在受不住了,衣袋早已空空的立冬拨通了在绵阳长兴街经商的姑姑的电话,让姑姑下年6时到五一广场接他。

 

案件发生后,三台方面已将立冬列为重要嫌疑人。

66日凌晨5时,晓兵的尸体被人发现,法医鉴定结果为:颅脑严重受伤、失血过多,死亡时间在12小时之内。

案情上报至三台县公安局塔山派出所。公安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勘查,走访师生、调查附近群众。案发当天,高二学生立冬突然失踪,师生和家长均不知其去向,这一消息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大量调查结果显示,立冬有重大作案嫌疑。

三台县公安局立即采取措施,着手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

接到立冬的电话,立冬的姑姑和姑父心急如焚,放下手中工作,立即寻找立冬。找到后,两人带立冬到一家饭馆吃了饭,同时给他做思想工作,动其自首。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立冬听从了姑姑和姑父的劝告。611日晚,立冬向三台县公安局塔山派出所打电话自首。612日,三台县公安局依法对立冬实行刑事拘留。这一天,距立冬母亲的祭日只有5天。

618日,笔者在三台县公安局看守所看到了被羁押的立冬。“逃逸的那段时问,我想了很多,我的行为对自己、对晓兵的家庭都造成了很深的伤害……”

17日是立冬母亲的祭日。想起为母“复仇”的举动,想起几年来苦苦走不出的心理阴影和错误认识,18岁的立冬淌着泪水重复着一句话:“我真的错了!”

623日,三台县公安局向县人民检察院报捕此案,立冬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两个本该十分灿烂的生命就此零,掩卷深思,我有一种沉重的悲哀。本案中,晓兵无疑是最为无事的,这个14岁的孩子毫无过错,却成了发泄“仇恨”的工具。18岁的立冬又如何呢?少年丧母,如果父亲思想不那么愚昧、观念不那么陈旧,在孩子丧母后,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立冬也不会走上今天的道路。

因为强制执行政策,晓兵的父亲经历了丧子之痛。假如他当年认真做好立冬父亲的工作,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陈旧的观念横亘在政策执行和被执行者之间,酿成了这样一出悲剧。我们的子社会,走向文明和现代化的路还有多长?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编辑 马艺波

 

        (原载200312月下半月第24《公安月刊》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