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绵阳日报】绵阳社区警务工作特色鲜明值得全省学习

(2007-04-03 10:32:57)
标签:

绵阳日报

社区警务

消息

评论员

文章

分类: 绵州警察
         绵阳社区警务工作特色鲜明值得全省学习

   “绵阳社区警务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全省‘三基’工程建设作出了生动的诠释,提供了雄辩的例证。”昨日,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曾省权在全省公安机关深化社区警务建设现场会上对我市公安机关创造的“具有绵阳特色的社区警务工作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会议期间,市委书记、市长看望与会代表,感谢省委、省政府及省公安厅对我市社区警务建设工作的支持,并介绍了我市有关情况。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友学参加了会议。
   会上,公安部督导专员奚路彪肯定了我市社区警务工作取得的成绩,省建设厅总规划师邱建、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省综治办副主任朱时顺先后围绕社区警务建设,推进和谐四川建设进行了发言。省公安厅副厅长马玉生主持会议。
   曾省权在讲话中指出,绵阳市公安机关锐意创新,真抓实干,围绕“党政工程、全警战略、群众路线”三大格局抓推进,突出“规范化、信息化、联勤化、服务化”四大特色抓建设,扣紧“情报信息汇集点、矛盾纠集排查点、治安防范联勤点、为民服务联系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落脚点”五大功能抓完善,全面深化社区警务建设,取得了公安工作新业绩,塑造了公安队伍新形象,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创造了具有绵阳特色的社区警务工作经验。
   曾省权强调,绵阳社区警务工作一是在工作定位上突出了“高”。党政重视程度高,市委、市政府把社区警务放在基础工程来认识,响亮提出了“对于社区警务工作的支持就是对党委、政府自身工作的支持”。建设起点定位高,确立了把绵阳社区警务打造成全省典型,全国先进的目标。整体推进效率高,市委、市政府大开“绿色通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市391个社区警务室全部建成,提前10个月完成了省厅提出的“社区警务建成率达到100%”的目标。正是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标准要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公安民警的高效率工作、高速度推进,绵阳社区警务抢占了先机,打造了亮点,树立了品牌。二是在工作理念上,立足于“民”。纵观绵阳社区警务工作,始终贯穿着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始终贯穿着“警力有限、民力无限”的理念。在民情掌握上,社区民警做到了了然于胸;在服务民生上,做到了开展多种形式积极服务群众;在调动民力上,着力开展群防群治,通过应用科技、整合人力等方式积极预防和遏制了各类违法犯罪。正是这样“藏兵于民,寓警于民”的理念,筑起了维护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铜墙铁壁,使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了97%。三是在科技应用上,展示出“强”。绵阳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科技强警,在科技应用上基本实现了信息采录规范化、基础台账电子化、业务系统全面化、防控指挥精确化。正是这样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绵阳社区警务提升了公安工作水平,打牢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四是在警务机制上,体现了“活”。绵阳市公安机关在警务室设置、警力配置、警务联勤、人员考核等方面做到了不拘一格布警,不循常规处警,不限一隅用警。正是这样,全市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去年全市刑事案件下降8.6%,治安案件下降60%以上,没有出现影响全市社会稳定大局的群体性事件和安全责任事故,涉及公安信访案件同比大幅下降。
   曾省权强调,绵阳全面推进社区警务为全省深化社区警务工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绵阳社区警务工作取得的成效,为全省以社区、乡村警务和警校共育为载体和抓手、推进公安“三基”工程建设的举措作出了生动诠释,提供了雄辩的例证。绵阳市公安机关在社区警务工作中以民为本的理念,灵活有效的警务机制,勇争一流的开拓精神,真抓实干的过硬作风,确实值得全省公安机关认真学习和借鉴。
   陈友学要求,全市政法系统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把社区警务工作抓好抓落实,让其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罗瑜权 本报记者 赵刚)
 
    绵阳日报评论员文章:
把鼓励当成鞭策用行动续写辉煌
 
      昨日,在我市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深化社区警务建设现场会圆满结束,这次会议对我市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学习借鉴绵阳社区警务工作的经验。面对成绩,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把鼓励当成鞭策,用行动续写辉煌,进一步深化社区警务,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把社区当防区,把警务当服务,围绕党政工程、全警战略、群众路线“三大格局”抓推进,突出规范化、信息化、联勤化、服务化“四大特色”抓建设,紧扣情报信息汇集点、矛盾纠纷排查点、治安防范联勤点、为民服务联系点、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落脚点“五大功能”抓完善,创造了有绵阳特色的警务工作经验,为全省深化社区警务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当前,我们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社区警务建设的重大意义,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继续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首先,要认识到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抓手。当前,随着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开放、人员大流动,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社区是各种矛盾和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把警务延伸到社区,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使维护社会稳定有了保障。
       其次,要认识到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是关注民生的必然选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社区警务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紧紧相连,贯穿了民本理念。通过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我们可以察民情、聚民心、解民忧、保民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中去,有效解决民生问题。
       再次,要认识到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是绵阳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市正在加快推进百万人口大城市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管理的任务日益繁重,仅靠原有的管理办法难以奏效,因此,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推进社区警务建设,把绵阳建成西部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