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标签:
巴黎卢浮宫雕像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旅游 |
分类: 游记 |
《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之像》
《维纳斯》
《蒙娜丽莎》
这幅油画又称为《乔空达夫人》。在达·芬奇的创作中具有代表性。艺术家用了近四年的时间创作了这幅油画,可谓苦心经营。后来他把这幅画献给了法兰西斯一世,之后一直被保留在卢浮宫内。达·芬奇在绘画过程中一反当时肖像画华美的装饰效果,把人物性格与特质的脸部作为最重要的因素,并使它成为最显眼和重要的构图中心。他还认为面部表达的微妙表情中还需有活人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左右一切的力量。可以看到,夫人微微开启的双唇和嘴角的微笑,充满温情的双眸,在暗色调的衣服和幽远背景的衬托下给人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扶靠在椅背上交叠着的柔若无骨的双手,与端坐的人物形成了三角形的构图,使整个画面充满安逸祥和的气氛。画家在一个具体人物的身上创造出理想化的美,使瞬间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象征。这幅肖像画中所表现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倾向对以后的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近代肖像的技法打下了基础。
据说蒙娜丽莎还很神秘,无论你站在她的正面还是两侧,她的目光总是盯着你,甚至似乎在向你眨眼睛。她的笑容也不一般,不同的人或不同时间看她,总会有不同的感觉:亲切、温柔、娇嗔,玩世不恭、嘲弄讥讽抑或是……。特别随着岁月的流逝,画上油彩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痕,越来越使她的笑容变得诡秘有加。
《萨姆特拉斯胜利女神》
这是胜利女神尼凯的立像。她站在船头,展开华美的翅膀,威风凛凛地宣告胜利的到来。据说是公元前190年左右的作品,大约是罗得斯岛的军队战胜叙利亚的安提欧克斯三世,为了谢神,在萨摩色雷斯岛的卡比利神殿树立了这尊雕像。雕像高328厘米,1863年发现于萨摩色雷斯岛。也许雕像过于庞大,博物馆里似乎找不到她合适的安身之处,于是人们把她安放在一条宏伟宽敞的阶梯的高处,让她在那里迎接来自四方的艺术爱好者。
雕像的头部和手臂残缺,我们已看不到她的容貌。这是一个大遗憾,但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可以毫无禁忌地想象她的花容月貌,抑或是威武豪迈。女神全身充满了生命力和雄壮的感觉,包裹身体的薄衣被大海的飞沫打湿,随风飘扬,紧贴在女神丰满胴体上,细密而又富于变化的衣褶勾勒出女神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华丽优雅的美感。体魄健壮而又不失轻灵,富有质感。被人称为是“崇高样式”的理想化人体。这座雕像完美而健全地体现了女性肉体所包含的蓬勃的生命力,并赋予其高贵优雅雄壮的美。这是古希腊时期的典型作品,在动态和静态的平衡上发展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