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筏筏:无声的力量──校长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发表于《湖北教育》)

(2012-09-04 11:53:48)
标签:

教育

教育管理者

体态语

礼仪

刘筏筏副教授

分类: 发表的相关学术文章

应《湖北教育》杂志“师表工作室”栏目之邀,开设“教育管理者礼仪”专栏,现将刊登文章陆续转载,肯请各位礼仪培训界的老师、同仁指正,不胜感激!

 http://s11/mw690/493f607ahcfe649829bba&690

http://s12/mw690/493f607ahcfe649e21d4b&690

http://s12/mw690/493f607ahcfe64a0b9b4b&690

            无声的力量──校长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刘筏筏

    非语言沟通,是指人们之间除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外,还运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眼神、手势、表情、触摸等进行沟通。学术界把这种类型的沟通称为“身体沟通”。作为一名校长,了解和掌握非语言沟通技巧,并恰当地将之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将会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一、良好的面部表情

    表情是心理的一种反映,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对于校长而言,是否具有良好的亲和力至关重要,而亲和力的营造离不开和蔼可亲的表情。具有良好表情的校长,能让教师和学生如沐春风并乐于接近。   

塑造良好的面部表情应学会使用目光语。首先要注意目光凝视的区域。凝视他人的身体的不同位置,会带给对方不同的情绪体验。在校长日常工作中,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主要有二种情况:第一是社交凝视区,即双眼至唇心而形成的倒三角区,在交往中凝视此区域,有利于传递亲切、友好和自信的信息,营造平等、宽松、温暖的交往氛围。这种凝视区域适宜于和学生、教师及家长的交流;第二公务凝视区域,即额头至双眼之间的正三角区,这种凝视区域会给人以严肃认真和富有诚意的感觉,适宜于洽谈业务和谈判等,产生把握谈判主动权和控制权的效果。其次要注意目光凝视的角度。在工作中,校长常用的凝视角度主要有正视和平视。正视是与交往对象正面相向,头部与上身朝向对方,这是重视对方的一种表现。在与教师或家长交谈时,如果面对的不止是一个人,要注意头部与上半身的朝向,即随着讲话者的变换转动上体,而不是只将头转过去,更不斜着眼睛看到对方。平视是与交往对象处于相似的高度,这种凝视可以体现双方地位的平等和人际交往的和谐。所以在有家长或教师到来,要起身迎接,否则,极易给对方留下无动于衷、满不在乎的印象,在与学生的交流时,应注意上身略前倾地与其对话,以带给学生轻松温暖的感觉。当然,作为校长,还要注意根据工作场景的不同灵活调整注视方式。例如在开全校大会发表讲话时,目光应自然落在最后一排人的头顶上,要让全体人员感觉到你看到了每一个人,他们都在你的目光里;开小会时,随着说话的内容,校长的目光应自然地与每一个与会者接触,切忌盯着一个人说,那样既会让被你盯着的人感到不安和心慌,也会让其他人产生被冷落感。

    二、善用微笑

    微笑是友好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表现。微笑的表情让人感觉温暖、亲切和美好,容易使人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亲切感和愉悦感。美国俄亥俄州的 RMI 公司曾一度生产滑坡,濒临破产。公司派丹尼尔任总经理,企业很快改变了面貌。丹尼尔的办法很简单,他在工厂里到处贴上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给他一些。”“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标语下签了丹尼尔的名字。丹尼尔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平时,丹尼尔总是春风满面,笑着同人打招呼,笑着向工人征询意见。在他的微笑管理下,三年后,工厂没有增加任何投资,生产效率却提高了80%。美国人把丹尼尔的这个方法叫做“俄亥俄州的笑容”。可见,微笑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育也是产品,当教者面带微笑时,学生对于我们的教育这一产品的接受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及效率也会相应提高。校长的微笑,不仅有益于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直接影响着良好校风的形成。校长在运用微笑时应注意两点:其一,微笑应发自内心。“笑取决于感情,是感情的流露”。只有发自内心的笑,才显得自然、亲切、真诚和动人。其二,微笑应合乎规范。不能勉强敷衍,不能机械呆板,不能为笑而笑、无笑装笑。因为微笑的关键是自然,发自内心,无做作之感。

    三、恰当的身体动作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的口头沟通经常要借助于人体的各种姿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包括身体姿态、手势、触摸等。对于校长而言,掌握不同的体态语言是与他人顺利沟通的重要保证。一是身体姿态。一个人的身体姿态能够表现出其是否有信心、是否精力充沛。通常人的身体姿态有站、坐、行三种。站立的姿态体现了个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修养。如果一个校长站立时东倒西歪或耸肩驼背,就会给人一种不稳重、不自信的感觉。在坐姿方面,校长要注意不可前俯后仰、抖腿摆脚,以免给人粗俗之感。当与人讲话时,身体应稍稍前倾,用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走路的姿态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精气神。走路时应轻而稳,注意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男士要稳定、矫健,女士要轻盈、优雅,以显示校长的风度和修养,这样的领导往往会得到下属的爱戴和尊重。二是手势。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是人们交往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校长使用手势时,应注意做到几点:其一,表意明确。当我们的手势和口头表达不一致时,人们常常会更相信我们手的动作。校长在说话、演讲时,手势应该与口头表达保持一致,起到增强表现效果的作用。其二,自然适度。校长在讲话时手势不宜太多,动作不宜过硬,速度不宜太快,幅度不宜太大。应该是“情到于此,手自然来帮忙”,切忌手舞足蹈,矫揉造作。其三,不要经常使用消极手势。比如用手指对方,用手敲击桌面,手掌向下、双手交叉抱着臂膀等手势,都会给人以不尊重人、颐指气使、拒绝他人的感觉。校长应多使用富有积极意义的手势,如手掌向上、竖起大拇指、举手致意等,这些会让交往对象感受到你的友好和亲切,从而更喜欢你。三是人体触摸。作为领导者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身体接触来实现沟通。比如可以用与下属握手、拍拍下属的肩膀、给别人一个拥抱等方式来表达友好、鼓励、安慰等情感。恰当地运用人体触摸,可以更好地拉近与下属的距离。不过,校长在使用人体触摸方式时必须考虑双方的年龄、级别、性别、场合等因素,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妄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例如教师为学校争得荣誉,校长想向其表示祝贺,如果双方为同性别,且校长年龄比对方大很多,那么热烈握手甚至拍对方的肩膀都会让对方感受到友好和鼓励。但是,若对方为异性,且年龄相差不大,校长握着对方的肩膀的手不放或拍打对方都不妥,容易使对方感到尴尬。

    四、适度的空间距离

    个体之间在人际交往时的远近亲疏可以用空间领域的距离大小来衡量。按照美国的爱德华.T.霍尔教授的划分,人际距离一般分为四个区域,即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校长在使用空间距离进行沟通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空间侵犯。在很多单位都能看到这样的情况:领导到下属的办公室可以不敲门,但是下属到领导的办公室必须先敲门,然后站在门外等到允许才能进入。如果领导在打电话,下属会踮着脚轻轻退出去,等会儿再来。如果换成领导去下属的办公室,下属在打电话,领导则会满不在乎地留在房间,以此强调自己的身份。这反映出领导是需要被尊重的,他(她)的私人空间相当重要,而下属则不需要被尊重,他(她)的私人空间常常可以被侵犯。于是在很多单位就出现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力距离,形成了上下级之间、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的隔阂与障碍。因此,校长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尊重所有人,尤其要尊重自己的下属和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私人空间,都需要他人的尊重。当校长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注意给他人保留私人空间、尊重他人时,一定会赢得他人的尊敬与爱戴。二是把握适度的空间距离。校长在实际工作中与交往对象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注意不能与他人走得太近,过于亲密的距离被称为交往中的禁忌距离,会使人感到压抑或是被冒犯。校长与上级交往时距离太近,有 “拍马屁”之嫌;与下属教师交往时距离太近,则会引起“结党”的非议。其次,也要注意不能与他人太疏远。距离太远会造成隔阂。我们常说,要想得到组织的重用,先要进入组织的视野。如果校长与上级主管领导的交往距离远到对方都不认识你、不了解你,又如何会重用你呢?而校长与下属教师交往时距离太远,则会让对方感到你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因此,校长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才是明智的选择。另外,校长在工作中还应注意一视同仁,与人等距离交往,过分接近个别人,必然会疏远其他人,不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