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数权证“九宗罪”(之二)
四: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输家
五:一步比一步更荒谬
一个比一个更疯狂
六:大股东揣着明白装糊涂
解读
四: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输家
就总的价格变化来看,所有投资者损失惨重。宝权从2.38跌倒三分,万权从1.04跌到一厘,绝对没钱可赚。
我认识的一位业内人士有个营业部调查,参与者大多损失百分之三十。
五:一步比一步更荒谬
一个比一个更疯狂
以万科为例,设计的时候理论价值就极低,这说明推出本身就是荒谬的,但是市场更荒谬,给出的定价是一元零四分,最终到一厘钱收场。
去年八月推出宝权时,宝钢1。26元开盘之后,交易所高管十分焦急,认为定价过高。后来市场追到了2.38元
这回轮到交易所傻眼了。
同一天宝钢正股价格是4.38元。中间还差着4.2的行权价。应该到6.58元才能有这个价位。宝钢什么时候能到6.58元?
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暴涨百分之五十。
还有更疯的。在宝钢大幅下跌百分之八十伍的时候,同样面临行权的万科认沽权证居然上涨了百分之四十二
真是应了那句话。没有最疯,只有更疯。
六:大股东揣着明白装糊涂
深能源的认沽权证推出后公司开始停牌,然后披露要整体上市,对股价造成直接的利好影响,对认沽权证无疑是灭顶之灾,是否既没打算行权,也没打算让人赚钱,就是想涮人一道?
因为深能源整体上市不大可能是偏偏就发生在推出认沽权证之后。有没有可能是早就有整体上市的想法,但不说,一旦认沽权证推出才开始披露。
果真如此,深能源认沽权证就是一种多功能金融产品:它既是一种对价,也是一种圈套。
江湖险恶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