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节目中顺口说了一句市场“高位低迷”现象,未及详解,回来路上怎么想怎么觉得这还真是一景。
本轮行情起步于千点,攀上高峰1757点,以今天收盘1570点计,仍是高位无疑。
因为目前水平距起点仍有570点高程,据上次高点却只下跌了187点。无论如何都是高位。
但市场却已经很低迷,这也有据可查。
其一:千六之上居然发不出股票如国航事件,虽然没有详细的数据统计,但据记忆好像是十五年来所仅见。要知道,我们仍处于90至99年(七月)市场用了九年才爬到的千六高点上。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一级市场未老先衰哪?
我的看法相当乐观:市场不再盲目崇拜新股,尤其是机构,一看21倍的发行市盈率,市场再好也不为融资冲动买单,收拾行囊直奔西藏。就像一个二婚的滑头再也不肯为娶新媳妇而卖房子卖地一样,这提醒现在以及将来的融资方:涨到两千点你也别再做想拿多少就拿多少的美梦了,冲动的惩罚已经不止一次,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机构和市场都在成长。
其二,虽然今天还见到了千六,但据俺从机构、券商、博客留言、亲朋好友和身边股迷处了解,将上半年成果打水漂的已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已经由盈转亏,这是另一种低迷。
这反映的是什么哪?俺这么看;据俺初步分析,凡是从始至终持有某一股票不管好坏,都还不至于亏。虽然有可能账面倒退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但点位说明绝大多数股票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涨幅这是不可能错的。
但如果五马倒六羊,像小猫那样抓完蝴蝶抓蜻蜓,炒完股票炒权证,那就难说了。有一个事实是,所有造成最终亏损的股票都是近期买入的股票(一个半月为限)。这是个关于长期与短期的古老话题就不多说了。
其三,本来想另题详述现在一并啰嗦了,这个话题较大也挺吓人:
股改的副作用开始显现。
股改是伟大的历史性变革。这绝对没错。
但作为如此重大的制度性变革想一点没有副作用是不可能的。相信有关部门早已作过设想,只不过市场做出了总体利好的判断,因而大家就忽视了副作用的存在。
这种副作用有多大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当初市场对股改利好的反应有多大。换个说法,我们究竟透支了多少的问题。
市场总是在不断的不同方向的矫枉过正,从未停止。没有理由认为股改会是个例外。
我们把股改对价平均在10送2.9或者干脆就是10送3因为还有没完的,那么在千点基础上凭空加上300点是有道理的,那就是1300点。而前期到了1757点,看看想象力为我们透支了多少?
457点。对价是百分之三十,我们自己另外又加上了百分之四十的“想象力对价”。
这种计算和判断显然不在科学的范畴之内。没错。
股市上涨和下跌都不是简单的。
但我们姑且静态地来看市场的这一个侧面吧
因为股市里从来没有过“科学的判断”。
明天将有多达十几个亿的小非解冻,好像先来的还都是不错的公司,那么后来哪?所有的公司都会来,说泥沙俱下是一点不为过的。
因为人家股改了,就像加入了农会就得给分地一样。
他们会不会把我们想象力浮夸的部分打回原形?想象力在市场中的用途主要是制造乐观和泡沫。
只有天知道。
当然,按照“看不见的手”的说法,市场也会知道,所以你看,我们“高位低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