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操作的博友越来越多,高看俺好几眼让俺荐股的也多起来,所以非得磨叨几句了。
投资是专业人士的事,俺不是。
如果俺以及俺所在的《中国证券》开始荐股,那说明:
一,五年过去了,媒体没有进步。
二,十五年过去了,这个市场也没有进步。
三,得罪,很多博友也有待进步。
那么专业的咨讯从何而来?从《中国证券》的规范的财经咨讯以及和嘉宾的讨论中来。
从行业到公司,乃至券商最新的晨会报告,栏目已经为此付出巨大努力。嘉宾的谈话内容有时那是相当的有价值,但做风险投资这一行想让嘉宾天天拍胸脯很难(因为栏目不为嘉宾提供衬衫)。
剩下的就是看官的活儿了。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至理也。
这次行情是什么行情?从某种角度说就是研究报告行情。
有时甚至到了研究员指哪儿各路资金(基金为主当然)就打哪儿的地步,十五年来,研究员还从来没象现在这样牛过!(2000年网络热时在华尔街曾上演类似好戏,那时候鼻孔朝天的网络研究员从著名的“华尔街牛”身边路过时那牛都会低下头嘀咕说:真牛!),而这样的报告栏目都在以某种方式发布,当然有时要晚些那是没办法的,抢新闻也有落后的时候。
一般来说,研究报告会先给研究机构的重要客户兑现商业价值,否则银国宏张宏业等嘉宾就得饿着肚子来解盘错把电线当k线。此后研究报告会按照次级商业价值向各个方向流散,拿到并不是十分困难。
研究报告并不能代替投资。
因为,你信哪一个呢?
这俺可就帮不上了。
俺不是本地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