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几段小花絮。
2005年秋和小志参加在武夷山召开的一个投资策略报告会,来的机构居多。
两件趣事:
一是对中集的看法。当时传言和争论几乎到了有会必谈中集的程度,尤其看多的人会上会下都在讲非常不注意休息。观点不是“花开两朵”而是“各表一枝”。
其一是说中集是最透明的企业,即便江湖传言是真(当天中集的副总到场且有发言),它也还是低估的。言之入情入理。
其二是根本不屑表态而是扔下一句反问:真的假的,那还用问么?
观点有点像武夷的山——都走极端。
会间又碰到一位与栏目相熟的基金经理(封闭式),我不能免俗又与他谈中集。毕竟是背上刻有海龟纹路的人,思路全新:中集已经很好了,甚至是极好的了,你还指望它更好,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风险?
第二件趣事,因基金等机构众多,某军工上市企业也派董秘前往发言。但由于企业特殊,十五分钟发言的信息量只等同于他讲稿的标题甚至还有所倒退,各路基金纷纷发问(彼时该公司曾被集中持有且东窗事发的股票莫名其妙连续大涨),无奈该董秘动用绝密单位练就的“金钟铁布衫”风雨不透。无奈又有可能精通光学的基金经理开动脑筋意在折射,请董秘评价一下针对该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尽管我看那份报告在高保密级别面前也无能为力,但董秘仍然老神在在地说我不能评价那份报告。
会议本来在五点半收场,但董秘走下台来即被围住,台下讲了半天,又回到讲台上。
讲了什么吗?
你猜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