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晚秋时候,心中偶像是“鱼刺”的“博士”说,市场已经麻木了,搞点猛料看看。
大家一致同意私募是猛料。于是我就来联系。
一联系才知道,这私募那是相当的私,竟然找不到愿意面对镜头的人。
过了半年才在深圳站同事“悟空”的赞助下确定了几个人(深圳确有一个被同事称做“师傅”的人回头再说那厮)。
第一站是广州。
采访前在北京就先找业内人摸底,因为采访对象赔赚多少俺们无从了解,交割单能说明多少也是疑问,不料,问到广州的Z时,业内人士“发哥”(发型与口音酷似)一口一个高手,这才放心。
采访时正是木棉花开。Z见面也不客气,说他身边人都知道你老姜,但他不知道。直率。
和Z一聊,果然不俗。
摄像“小布什”晚一天从南昌过来,大包小裹装了半车,居然比采公募基金设备还齐。
采访比预想还要好一点。末了,Z说,干脆你们《中国证券〉〉出面召集一个全国私募基金大会吧。
Z是从来不接受采访的,几千万的盘子。这次他说是基于市场已经进入相当规范的程度并且看好它的前景,准备把事业作大,才下决心冒个泡。
他的方法说到底就是寻找前景好而且物有所值的东西,但并不认为自己是长线投资者。
先说这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