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她是老师,而且就在我就读的学校。在课堂里,老师就是你妈妈,你想那是什么感觉啊!
但是妈妈对我完全不溺爱,有时候反而会更严格。所以我从小就有一种细细的感觉:原则有时候比亲情更重要。(当然现在俺明白了,俺娘对俺,那还是亲情大于一切的。原则,人定的而已。)
第二,她是个好老师,教得好,学生们喜欢她;人缘好,同事们喜欢她。
我记的最清楚的一件事,她可能都忘了。就是有一天突然下大雨,天特别黑,很多同学没带伞。家近的,就有家长来送伞,有一个女生,家特别特别远,她就站在外面哭。
然后我妈妈就骑着自行车,让她举着我的伞,冒着大雨送她回家。让我在教室里等着,妈说送完她回来再带我回家。
妈妈去了好久好久才回来,我一个人待在教室,看着黑乎乎的天,不但没有害怕,反倒充满了兴奋和崇高感,我觉得妈妈正在做的这件事,简直跟课本上、跟书上讲的那些了不起的人物一样!
我被这种崇高感兴奋了好几天,好象突然发现,我妈是英雄!

呵呵,现在的小孩该笑我了。
不过我们七零年代的人,小时候接受到最重要的两个思想就是:一,大公无私。象草原英雄小姐妹那样。二,乐于助人。象雷锋叔叔那样。
做了好事,就忍不住自己给自己心里的道德薄上贴朵小红花。妈妈做的好事,因为我也算是参与了,所以也可以贴上小红花。那是一种英雄情怀。
以上的事,只是为了证明我妈在我心里有多强。
有一天,我听到妈妈跟爸爸嘀咕,好象是单位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现在想来多正常啊,可当时我却觉得世界都不对了!
怎么会有我妈都对付不了的问题呢!
怎么会有人觉得我妈还不够完美呢!!
怎么我妈会跟人有矛盾呢!!!
我惶惶然很久,那种恐惧的心情持续了好多天。
你以为那时候我几岁?
初中了。
说这件事,只是为了证明当年我心理素质多幼稚,成长多缓慢。浪漫理想完全大于生活。
现在,我仍然相信浪漫理想,但我更希望所有的浪漫理想来自我们内心,而不是为了别人的夸奖,或者一朵小红花。
我也希望儿子从小就知道,原则重要,但重不过亲情。
和儿子相处时,我几乎没怎么摆过妈妈的架子,几乎是跟他一路打闹着过来的。儿子从小就知道我有诸多问题:算算术不如他快,女生比男生胆小,爱偷吃糖,不喜欢做作业…………………………
俺娘升级做了姥姥,有多年的教师生涯打底,虽然疼爱外孙,但原则性丝毫不受影响。该背诗了,该认字了,该算术了,该拼音了,纹丝不乱。
这么有原则的豆姥,再遇上非常善于律己的小豆,豆妈唯一能做的,就是给豆减压。
于是俺娘开私塾的时候,小豆一本正经坐在小板凳上,听她一本正经地讲课时,俺经常没头没脑地冲进去,干点坏事,捣捣乱,破坏一下课堂气氛,最后在豆姥的喝斥声中溜出去。这是小豆很喜欢的一幕。
晚上睡觉,豆姥姥要求安静入睡,但我跟豆老嘀嘀咕咕说话,一听到豆姥的脚步声走近,我俩就赶紧相拥着,嘴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等豆姥走开,我俩嘻嘻笑着再说话。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最好玩了!
豆喜欢吃巧克力,每次他吃,我就凑过去不停地吧唧嘴,直到他分给我为止。
豆上学了,老师不许同学们自带零食,我偶而去他们宿舍一次,偷偷从衣服里面掏出一袋巧克力,鬼鬼祟祟地塞给他。只要他答应吃完刷牙就行。
儿子写英语作业,那个JOJO老师哦!告诉孩子们写得多就可以加分换礼物,小豆认真地写,写到手指头发红,我就告诉他一个绝招:老师让每个单词写一行,咱就把字写得大大的,隔好远再写一个,这样一行就可以少写几个了!
儿子告诉我同学给他起外号,我一边告诉他起外号不对,一边忍不住又帮他给别的同学起了外号,然后告诉他,外号要起的有水平,既形象又不伤害别人,才是最高级的。
做一个有缺点的妈妈是大有好处的:
第一,可以轻松自在,不必为了给儿子树立一个楷模把自己弄得那么累。
第二,孩子也处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他看到大人也有缺点也在改进和成长的过程,就会正确地看待改正缺点这件事,不会压力太大。
第三,哪个妈妈能没有缺点呢?
做一个有缺点的妈妈,让孩子知道你的缺点,不要害羞。
不然你老是圣人,去指出孩子的缺点,孩子多害羞啊。
大事上,我们是孩子的老师,小事上,不妨做孩子的同党。
小豆生日吃蛋糕.
链接:
我的新电影,邀请张力夫参加
前一篇:写给八岁儿子的生日信
后一篇:黑管、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