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号下午的王府井,阳光下飘着很多漂亮的蓝汽球。
有导演、有演员、有远方来的网友,我们一起拿着《浅蓝深蓝》的汽球和单页,送给来来往往的行人。
王府井大街上,竖立着高高的广告牌,海报上小豆坐在彩虹的颜色当中,戴着长满了蝴蝶和小鸟的发套,两只小脚丫跷得高高的,就是大唱小不点之歌那一场戏的剧照。
我是豆丁,
我是个小不点,
看起来不起眼,
真的很平凡。
那场戏在摄影棚里拍到凌晨,小豆累极了,每次一喊停就蹲在地上一言不发,但一开机就很敬业地站好位置,剧照老师姓赵,他跟我说:小豆真的很让人感动。
那天他拍了小豆很多剧照,有开心的,也有疲惫不堪的。
但小豆并不喜欢这场戏,主要是不喜欢导演给他设计的造型:为什么头发那么乱?为什么头发里还要有小鸟和蝴蝶?真是太不好了!
可是他还是很懂道理的演员,知道必须遵守导演的安排,而且表演的时候,还是很容易进入兴奋的状态。
那天下午,新世纪影城《浅蓝深蓝》放映的时候,座无虚席,我站在门口重新看完了这部电影,看到小豆孤单的那几场戏,我忍不住又呜呜了。很多遗忘的回忆重新涌来。
小豆也来了,没有座位,他歪歪地坐在豆姥姥的腿上,在黑暗中看着大屏幕上的自己,我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尤其是看着自己,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
他最不喜欢的,是生日捣乱那场戏,第一次看完整影片,是在广州首映时,他看到这一场戏,突然大叫一声:这个太不好看了!
然后拔腿逃了出去!
直等到这场戏过去,才悄悄哲进来。
对一个孩子而言,演一个虚构的故事,心理可能会简单一些;演自己的故事,小豆常会分不清角色和自己。
他喜欢他在游泳池战胜大王那场戏,哪怕拍这场戏时天已经很冷,他还是雀跃着跳进泳池;他喜欢好朋友们一起唱着“大雨哗啦啦,小雨唏呖呖”,奔跑在一起那场戏;他喜欢和小兰在海边玩水那场戏。
他不喜欢他输了比赛,被人赶出球场那场戏;他不喜欢跟妈妈捣乱,被妈妈批评那场戏;他不喜欢在大王家被迫扮怪兽那场戏。
也许人戏不分是成熟演员追求的境界吧,但在孩子的电影里,小豆、妞妞、大王,都真实的生活在角色之中,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群天真本色、未经雕琢的孩子们,才能表现得如此出色。
当孩子看自己演的电影,自己和角色、生活和故事,就统一在黑暗中,那唯一闪烁着亮光的大银幕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