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生病源自妈妈养育不当——泣血奉献!

(2010-01-21 00:27:49)
标签:

育儿

扁桃体

发炎、健康

加湿器

分类: 吾家有女

    今天上午又带女儿去看医生,她最近扁桃体又开始肿大,并且有点充血,我给她服了大概一周的蒲地蓝口服液,扒开她的嘴巴看看,充血稍微好转,但昨天开始咳嗽,我不得不提高警惕,担心再向深处发展。上午风稍微小点了,我就带她去附近的医院看看。大夫一见面就说:“你们好啊!好久不见了!看来身体好多了!”仔细回想一下,比起09年上半年,倒真是好多了!那时候好像每个周都要看大夫,隔三差五地来,大夫都熟悉了,有时候来的太急,没有挂号,就先看着,甚至大夫都说:“算了,别挂了!”

    女儿的扁桃体闹的最凶的的就是09年上半年,嗓子几乎没有好过,天天是红的,几乎没断过药,天天咳嗽!真是要命啊!最长的看病服药是夏天,我跟她爸爸给她在北京广安门中医院整整看了三个月,说实话,大夫真是好大夫,但是,女儿吃了三个月的汤药,病却未见好转。后来女儿到了山东,又上了幼儿园,病的更厉害了!病程也更长了。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来中医院的苗大夫问过我的一句话:“是不是晚上吃的太多了?”我每次都说:“不多啊!一碗菜、一碗饭!睡前一碗奶”。我现在真的觉得是吃多了?我决定减少饭量,多运动试试。坚持了几个月,虽然女儿还是生病,但我看看她的小手心,掌上的红色减退不少,虽说性子还是比较急,脾气却没从前大了。昨天我们出去玩,回来碰到邻居大姐,大姐说:“你们家怎么没声音了?”我说:“女儿脾气变好了!”她说:“还真是的,那天她爸爸也这么说……”

    这一年我一直在给女儿找病原,我现在觉得真是找到了。还是那句老话:“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我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育儿经过,走了不少弯路,给女儿今天的身体虚弱打下了不好的基础。整理在这里,希望看到的妈妈引以为鉴!

    第一条:

    别给孩子穿的太厚!

    女儿出去看到小朋友很高兴,一高兴就喜欢追逐嬉戏。而我又总是怕孩子冷,冬天穿的就会多,这样更容易出汗。以前女儿不喜欢戴帽子,一戴帽子就给揪下,每次玩的热火朝天,满头大汗,被风一吹,就外感风寒……所以,给孩子穿衣服不能太厚,如果实在担心,可以出门的时候多给孩子带件外套。冬天一定要孩子养成戴帽子的习惯。孩子出汗了,一定要及时把汗擦干,否则容易着凉。

    第二条:

    晚上别给孩子盖的太厚!

    女儿小时候,因为老是感冒,总以为是冻得,拼命给孩子盖被子。结果越盖被子,女儿的小腿踢得越快,而且经常半夜踢被子。我现在才明白,女儿踢被子是因为热!!!热出了一身汗,再踢开被子受了凉,不感冒才怪!另外小孩儿老出汗,对身体很不好,津液损失很大,身体就会虚弱!抵抗力自然降低。孩子睡着了,可以摸摸她的额头,只要额头没有汗,小手干燥而温暖,说明盖得被子就比较适度。不需要把尿的小宝宝,最好夜里睡睡袋,以免蹬被子着凉。

    第三条:

    别给孩子吃太饱!尤其是晚餐!

    以前吃饭的时候,会给她看电视。虽然知道看电视不好,但是她一吃饭就到处跑,为了安稳住她,就采取了这个非常坏的办法。后来才知道,女儿大吃特吃,身心都沉浸在电视节目中了,根本注意不到自己是否吃饱了,而我,只要女儿张嘴,我就接着喂。看着女儿吃的那么多,心里还高兴得不得了……哪曾想女儿根本消化不了!为了给女儿增加营养,每天睡觉前再给女儿灌上好几勺奶粉!为了顺利灌进去,有时候还把奶弄得比较浓!(我真是很奇怪!惠氏的奶粉,水和奶的比列为什么那么小?按他的配方要求,冲出来的奶都象炼奶,所以喝惠氏的宝宝妈妈要注意,别给孩子喝太浓!)结果每天夜里女儿都满床打滚,有时候还又哭又闹!女儿受罪!爸爸妈妈也抓狂!

    第四条:

    冬天北方很干燥,但加湿器不宜长时间使用!

    去年一冬天,女儿都在咳嗽,嗓子干,夜里还要喝水。我以为是天气太干导致,每天睡觉都打开加湿器。结果导致室内空气很湿冷,反而加大了女儿感冒的机会。今年我是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加湿器的使用,才恍然大悟,加湿器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加湿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一天开两次,每次开两个小时就可以了。我就是睡前开一会,睡着就关掉了。

    不管怎么说,虽然女儿今年仍然老生病,但是我发现,比起去年还是有好转。也可能是她的免疫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但生活习惯的改善还是很重要的。   

    希望各位妈妈看了我的总结一定要记住我的这几点:血的教训啊 !祝天下宝宝都活泼健康!聪明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