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女儿又病了,扁桃体继续发炎,昨天还开始流起了小鼻涕,夜里鼻塞,哼哼了一晚上,还吐了一枕头!看过医生,连药都没开,因为家里给她放药的大抽屉里面满满的,拿出来吃就可以了。每一次女儿生病,心里就难受,就充满了自责。老公说:“你能不能对女儿上点心,开个网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女儿的身体重要还是网店重要?”这使得我心里更加难受了,对我而言,都一样重要啊!女儿是我的命根子,开个网店却也是我的精神依托,我渴望有点事做啊!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却无事可做,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啊!虽说家里并不缺我一口饭吃,但是我心里是缺这一口饭的。老公总是说没法理解我,我多么希望他能理解我,对我再宽容点。这一个孩子,真是把家里搞的乱套了。
言归正传吧。之所以要起这样一个题目,是因为小时候学工笔画,买过一本书,是王道中的《我怎样画工笔牡丹》。老师告诉我,这书名字起的好!又谦虚,又自信!他不说怎样画工笔牡丹,而说:“我怎样画……”一个“我”字,含义丰富。我每每想起这件事,就觉得真是这样,很有玩味。一直以来,我很想写一篇给宝宝喂药的博文,给宝宝喂药,大家都有很多的办法,我也摸索出来一个自认为最佳的,写在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象大家一样,开始给女儿喂药就像打仗,除了在宝宝9个月的时候,感冒吃药就像吃饭那样,过了一岁,喂药就成了战争,再然后,战争升级,就成了战役。如果不是女儿去年6月份生病喂不进去药,妈妈又不在家,姥姥爷爷打仗失败,可能就不会留下扁桃体不断发炎的病根。妈妈当然不忍心责怪自己的父母,这都是惨痛的教训。
有一段时间给女儿喂药,需要两个成年人通力合作,一个抱着女儿,夹着胳膊夹着腿,还要捏着嘴,这个姿势真是很难拿啊!一个拿着药强灌……场面很热烈!也让人揪心!女儿很有力气,一不小心被她挣脱了,喂药就宣布失败!即便喂进去,也总是撒的衣服上,沙发上到处都是药渍,还很难洗!就算勉强给她带上围脖,或者毛巾,也是很难幸免。所以每次喂药,都是很令人发憷的一件事。从去年到现在,女儿几乎没断过吃药。每一次从学校回来,都会带点病,要不是便秘,就是感冒……这一年喂药的经验真是可以写篇回忆录了。
后来实在不忍心看着女儿这么痛苦,就尝试着把药放在水里,再放上糖,再放上女儿天天喝,喜欢喝的钙粉,好容易是喝进去了,但是并非什么药都可以混合吃的,药的效果可想而知。买过一个喂药器,女儿很好奇,抢着要当玩具,喂起药来仍然困难,那个昂贵的喂药器也就别随便一扔,再也找不到了。因为给孩子喂药,我们两口子也没少吵架拌嘴。老公外表性情温和,实际上脾气很急躁,我也是个火药桶,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老生病,我们俩心里压力都比较大,反正喂一次药,孩子哭闹一次,我们俩就要生一肚子气。
事情忽然有了转机,有一天孩子发烧,我用小美林里面带的滴管给孩子喂药,小孩的退烧药甜甜的,女儿迷迷糊糊也没怎样抗拒,我忽然就想,何不就用这个小滴灌给女儿喂药哪?每次都能深入到口腔,很少洒出来。开始用它来喂各种口服液,很苦!女儿还是想办法吐出来,我就尝试着半滴管半滴管地喂,大概还不到一毫升,女儿想吐,但是因为药量实在太少了,反而吐不出来了,这样喂一次药,要反反复复重复20多次,但是不管怎么说,药都成功的喂进去了,女儿也不那么抗拒了。时间久了,女儿慢慢接受一滴管,也就是一毫升的量了,再往后,不知道是她长大了,还是成了习惯,现在喂药已经不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情了。再难喝的药,女儿皱皱眉头,也喝!又一次给女儿喂药,女儿的小朋友开心姐姐正好来玩,说:“可心妹妹多乖呀!吃药都不哭!”
女儿一开始去医院的时候,大夫让她张开嘴巴,她就大哭;给她听听心肺,听诊器冰凉冰凉的,她也大哭!回到家我就有意识地训练她,没事就拿个吃冰淇淋的小木头片,对她说:“啊!让妈妈看看!”她开始很不愿意,时间长了,发现看看也没那么可怕,就接受了!再到医院去,看见大夫就张开嘴巴说:“啊——啊——”大夫说:“好了好了。”她还不依不饶,接着说:“阿姨给听听吧!”大夫一边听,她还一边说着,弄得大夫哭笑不得,对她说:“你先别说话了,我都听不清楚了!”
什么成了习惯,就不可怕了!当然这样的习惯也是无奈的习惯。妈妈把这些事情写在这里,也只是希望各位博友可以看看,给孩子喂药和带孩子去医院首先要解除孩子的恐惧感,我的方法也是出于无奈,但是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对孩子也没什么损害,如果能给你有所借鉴,也算是个安慰。
祝愿所有的宝宝身体都健健康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