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三月六日那天就已经一岁半了,从出生到现在,已经过了两次生日,一次是百天,一次是周岁,这次我提议再给女儿过一次,搞的全家人(女儿的爸爸和爷爷)都笑话我,说我给女儿过生日上瘾。
,每次给女儿过生日,都会买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女儿的爸爸说我是不是又馋大蛋糕了?我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在我看来,女儿一岁半,已经完成了婴儿向幼儿的全面过渡。从前女儿没有是非观念,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她做什么错事(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错事,对宝宝来说只是她想做的事),我只是反复告诉她要怎么样做,却很少对她说:不要怎样做。我一直认为,宝宝小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因为在宝宝的内心,她做事情的原因只有一个:好奇!所以,面对女儿的淘气,孩子的爷爷说他发现脾气火爆的我对孩子有着极大的耐心。现在女儿已经完全能听懂大人的话,她自己也开始更高层次地学习各种生活的技能,我觉得一岁半之后,我要调整我的教育方式,一岁半,这是条分水岭,不管对于女儿,还是对于做妈妈的我,要考虑的问题,碰到的困难,真是不一般了。所以,我很希望能给女儿过一个一岁半的生日,不过是对过去的生活作别的一个仪式。但是我也觉得过一岁半的生日实在有点太那个,于是生日这一天,我去对面的向阳坊蛋糕店给女儿买了一块小小的奶酪蛋糕,分两次给她统统吃了进去。女儿吃的笑逐颜开,妈妈心里却在发狠:小乖!吃完了这块蛋糕,可就再别想为所欲为了。呵呵,够狠吧。
女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还有的是时间和精力进行胎教,真是生出来了,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照顾她和照顾自己了,早教除了听音乐,基本上全都荒废了。曾经在女儿六个月的时候买了一摞一摞的识字卡,妈妈深知认字的好处,曾经发誓在女儿三岁的时候教会女儿认识三千字;妈妈学习过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也跟网友学习过杜曼的教育方法,但是妈妈都没有坚持下来。每天为了女儿的吃喝拉撒忙的晕头转向,别说几个月的宝宝没兴趣,就是妈妈自己也没兴趣了。没兴趣也许是懒惰最好的理由了,妈妈一边自责,一边我行我素,女儿一边继续自由快乐的成长。
一岁半的女儿,家里家外到处是她的乐土。大到衣橱桌椅,小到一粒大米,什么都是她的玩具。从来没有刻意地教过她练习什么手的精细动作,但是女儿在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串珠子的训练。给女儿喝酸奶,女儿对酸奶吸管的兴趣超越了酸奶的兴趣,每次都是一边喝,一边把吸管拔出来再插进去……关于翻书,女儿看书的神情可不象目不识丁的人呦……在大的运动能力方面,女儿即便不算超长,也绝对不算落后。只是想起这方面实在令人担心:常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女儿自己就爬到餐椅上,继而上了餐桌了;有一天,女儿午睡,我正在网络上神游,忽然背后传来一声娇软的称呼:“妈妈!”扭头一看,天哪!小丫头不知道怎么从床上出溜下来,光着两只小脚丫找到书房来了。有一天,老公给我买了几本书,说上面有很多益智的游戏,我从来都没给孩子做过,让我每天给孩子做几个。第一个游戏就是找盖子,就是拿几个不同的带盖的瓶子,把盖子摘下来,让宝宝区分配对,培养宝宝的判断力。我把几个瓶瓶盖盖往女儿面前一放,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只见小丫头自己抓起一个盒盖,找到一个瓶子,“刷刷”,不仅给配上对了,还给拧上了……我对公爹说:“这个游戏可以打个勾,不用再训练了!”翻翻书,很多小游戏都很好,我都没有认真教过女儿,但是仔细回想一下,女儿好像自己都玩过了。我当然不是自夸自己的宝宝多么聪明,也不是说早教没有用处,我是觉得最好的早教的方法可能就是玩,孩子在自娱自乐的游戏中激发了无限的兴趣,也慢慢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
我家住的小区里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孩子多,老人多是我们小区最显著的特点。(老人多是因为都是来看孩子的,向这些为儿女奉献终生的老人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我女儿同年出生的宝宝有几十个,每天一大堆宝宝聚在一起,细心的话你就会发现,那些长得最健康,发育的最好的宝宝几乎都是被不经意的放养长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