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看过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知道这个湖就在波士顿附近。这次再到美国再到波士顿,心里就有了个念头,一定要去那里看看。
5月15号这天,波士顿大学没有安排有关毕业生的活动,正好又是星期六,于是约了住在波士顿的老同学豆豆一块去瓦尔登湖,去它所在的康科德镇转转。
康科德镇在波士顿西北31公里处,属于波士顿的住宅卫星城。别看它是个小镇,在历史上它可是非常有名气有意义的重地,因为它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地,现如今仍然留有诸多历史遗迹。而从文化的角度上看,康科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最重要基地,有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在这里诞生、生活或者终老。其中有被总统林肯称为“美国孔子”、“美国文明之父”,确立了美国文化精神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小说《白鲸》的作者梅尔维尔;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小说《红字》作者、对文学大师爱伦·坡、梅尔维尔有深刻影响的霍桑;美国文学经典著作《小妇人》的作者奥尔科特;以及《瓦尔登湖》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豆豆同学如约驾车来接上我们,然后一手拿手机导航一手娴熟地转动着方向盘,在经历了两次错过出口后,仍在一小时左右抵达了瓦尔登湖。在美国地图上看,瓦尔登湖实际是个池塘,它的名字就叫“Walden
Pond
"。Pond一词在英文里就是池塘的意思,一方面说明它不如一般湖泊大,另一方面通常指的是没有水源的蓄水池。可是站到它的边上,不管它是湖还是池塘,你都会觉得它好美。它确实不算大,一眼基本可以把整个水岸都看个尽,但它的堤岸是蜿蜒逶迤的,就像一个有着婀娜身材的人,给人感觉就是那么柔美。水面平静如镜,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水的颜色由近而远从无色到浅绿到深蓝,在某个角度,太阳的折射又会在水上泛起金色的鳞光。而四周茂密的树林把瓦尔登湖整个裹在里面,隔绝了尘嚣,让它成为了一个静谧并带有神秘感的乐园。
我们沿着水边的沙滩走走停停,不肯放过每一寸土地转换带来的每一个角度的美,纵然看过无数的山山水水,在这里,依然要禁不住地赞叹。有人更是脱掉了鞋子,在岸边浅浅的水中漫步,把身心都融入在如画的美景中。据豆豆介绍,到了夏天,这里会有很多人过来游泳。即使在波士顿初春的当天,已经有一些人迫不及待地下水尝鲜了,当然更多的人还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看书、钓鱼或者玩耍。在这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静美。
当年,梭罗在这水域边独力盖起了一个小木屋,然后一个人住在这里达两年两个月之久。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梭罗做到了,而且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还有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作为旅人,再怎么喜欢这一块土地和这一汪绿水,你最多只能驻足而不能留下,但或许可以怀揣与梭罗同样的情怀同样的梦想,也可以让自己有些许的改变,逐渐地,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单、精神更纯粹、灵魂更干净。
http://s5/mw690/001l9Zxwzy733RE1ecc44&690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1845年,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以此为题材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成为超验主义经典作品。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一流的散文集,被称为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其文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其他作品有政论《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没有规则的生活》,游记《马萨诸塞自然史》、《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缅因森林》等。《瓦尔登湖》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的隐逸生活,而《公民不服从》则讨论面对政府和强权的不义,为公民主动拒绝遵守若干法律提出辩护。
梭罗对后世的贡献,首先是对美国文明的独立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论公民的不服从》对美国民主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在1900年读到这篇文章,对它崇拜不已。圣雄甘地在南非当律师时,宣读这篇文章为触犯了种族歧视法规的印度人辩护。甘地深受梭罗的影响,成了一位终生非暴力反抗和消极抵制非正义权势的典范。通过甘地,梭罗的主张变成了政治活动的工具。后来在二十世纪,年轻的马丁·路德金也深受甘地的影响,梭罗的主张便在美国民权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得到了新生。
梭罗对人类文明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突出的成绩。在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中,他的《瓦尔登湖》一直被后人奉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与其同时代的天才作家霍桑、麦尔维尔和恩师爱默生相比,他的散文似乎更具备20世纪的风尚。
http://s4/mw690/001l9Zxwzy733SfwOlB73&690
http://s4/mw690/001l9Zxwzy733RH7KjVa3&690 一百多年前,梭罗向他的邻居、《小妇人》的作者奥尔柯特借了一柄斧头,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这个小木屋,并在这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
http://s8/mw690/001l9Zxwzy733RF2TfFc7&690
小屋内一切都在,只是斯人已去
http://s12/bmiddle/001l9Zxwzy733RFbMaT3b&690
http://s9/mw690/001l9Zxwzy733RFkHoI38&690
http://s5/bmiddle/001l9Zxwzy733SvE0ss14&690
http://s9/mw690/001l9Zxwzy733RFtOXK88&690
是湖,是塘?一切都无所谓。它是美的,这就是事实。
http://s6/mw690/001l9Zxwzy733RFEiPPc5&690
谁说水至清则无鱼?这里有鱼、有蝌蚪、还有大 乌 龟
http://s16/mw690/001l9Zxwzy733T80uQfff&690 孩子们像当年的梭罗一样,在观察和研究蝴蝶
http://s8/mw690/001l9Zxwzy733RFKFufb7&690
http://s11/mw690/001l9Zxwzy733RFTnzs6a&690
http://s4/mw690/001l9Zxwzy733RGsUlt73&690 美国人把这里当作了一块净地,安放自己的身心,无挂无碍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http://s15/mw690/001l9Zxwzy733RGEmTQde&690
http://s7/mw690/001l9Zxwzy733RGZhYi36&690
清清凉凉的水让小宝宝禁不住打颤,但她还是不肯离去。亲近大自然本就是人的天性
http://s11/mw690/001l9Zxwzy733UAsreWaa&690
http://s15/mw690/001l9Zxwzy734c4Dkaqde&690
这位大叔钓到了两条粉红色的鳟鱼
http://s15/mw690/001l9Zxwzy733SkFoZgae&690
http://s16/mw690/001l9Zxwzy733RHZaCrdf&690
康科德镇上有一个博物馆,里面详细介绍了小镇的历史渊源,还展示了大量的珍品。下图是对本镇著名文学家的介绍。这个博物馆在很多年前就有了,人家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可见一斑。
http://s2/bmiddle/001l9Zxwzy733UQrPxf81&690这里要说说带我们来瓦尔登湖的主角了。我的中学同学豆豆,自从毕业后我们就没见过了,三十多年了呀。可是重逢还是那么亲切、无拘。
http://s2/mw690/001l9Zxwzy733UQB7kB71&690
http://s16/mw690/001l9Zxwzy733SFpSTJ9f&690
美好的重逢在美丽的瓦尔登湖畔。在这里的美好时光又将成为我们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久的美好回忆。
爱你,豆豆!
http://s11/mw690/001l9Zxwzy733RERtYm8a&690
在告示来康科德与瓦尔登湖的计划时,曾经被人嘲弄是”文学青年“之举,是又咋样?!
http://s11/mw690/001l9Zxwzy733WcoWls1a&690
http://s1/bmiddle/001l9Zxwzy733RKU25O30&690
http://s15/bmiddle/001l9Zxwzy733Wc89wq7e&690
http://s14/mw690/001l9Zxwzy733WcgmiF1d&690
http://s5/mw690/001l9Zxwzy733UVoGby84&690
事实证明,不管是不是”文学青年“,在这里都很开心,一样的走走跳跳拍拍叫叫,玩得不亦乐乎。
http://s10/mw690/001l9Zxwzy733SAGnLr49&690
http://s9/mw690/001l9Zxwzy733XZSzkA88&690
留下做个新时代的梭罗如何?呵呵,把美印在心里,把梭罗的精神带走一些些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