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2006-12-05 11:36:34)
行尽江南 <wbr> <wbr>不与离人遇     行尽江南  不与离人遇
       阳光的斜辉游过雕栏画栋的哥特式柱子,劈射下来,如利刃把光阴平分成两个时空,一半还给100年前,一半留在车水马龙的现代。

       100年前,这里是爱俪园,园内小桥流水人家、山石秀丽。犹太商人哈同从巴格达到印度到中国,最后和中国的风月女子“俪蕤”相恋,并为她建造了爱俪园。只可惜建园者是一个僧人黄宗仰。中国传统盖屋修房都要找寻十全之人主持奠基礼,以示子子孙孙绵绵不息。黄宗仰家世良好、才华横溢,可惜特立独行,当初不满老爸让他主持家业做生意,就跑出去当和尚,如此极端行为也许只属于天才。
哈同和俪蕤相恋相爱却没有子息,收养的义子义女在他们百年之后大争家产。谁曾想过,这座曾经招待过王国维、蔡鄂、孙中山等人的华丽庭院,就在没有人打理的情况下,日渐凋零。最终只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尽荠麦青青。”

     
      100年后,1955年。石板路上已经没马蹄声声、婀娜的旗袍换成了卡其布的中山座,女孩子们流行梳着辫子穿连身的布拉叽,“罗曼蒂克”换成“同志你好”,中苏友好会堂就在这个废弃的“爱俪园”拔地而起,欧式建筑高大气派,完全抛却了上海建筑的惜土如金的小家碧玉模式。占地据说一万多亩。走进主建筑的大厅,仰面望去是金璧辉煌的华丽宫灯、雕着暗纹的白色吊棚,盘旋下行的扶梯,让人想驻足等待,看着扶梯上会不会有穿着拖地蓬蓬裙的美丽女子巧笑嫣然地走下,等待着穿马尾服的年轻绅士邀请她翩翩起舞。
推开带着铜把手的门再往里走,时光把我们带回现实,2005年的年尾。
 

      一元一枝的黄菊花静静地躺在展示台上,人们走过的时候会拿起一枝。然后穿过回廊走进另一个展厅,这里在展示着“重走长征路”。人们把黄菊花献给故人们,墙上的悬挂的老旧照片,照片中是面目清矍的人,那是着另一个年代的故事。
 
 
 
 
 
行尽江南 <wbr> <wbr>不与离人遇
 
 
 
 
 
行尽江南 <wbr> <wbr>不与离人遇
 
 
 
 
 
 
 
 
行尽江南 <wbr> <wbr>不与离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