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衙寺

标签:
文化游记 |
原阳是新乡下属的一个县,古称武原,它最大的特产就是宰相,有“宰相之乡”之称,那个跪在杭州岳飞墓前的万俟卨也是此地方产的。原阳这地方很可能在古代属于地理位置优越(古黄河边),到哪里都方便,所以留传下来的人文资源特别丰富。前几天去原阳太平镇,原是打算到稻夫农庄看油菜花的,没想到已经倒闭,只好参观附近的人文景点。有意思的是,导航探索还没开始,就先看到留侯村和仓颉故里的牌坊,于是进村看到张良击秦后躲避在该村的故事,至于仓颉故里,虽有许多地方在争,但留侯村村民认为仓颉就是他们村人。因为没有遗迹,所以在留侯村逗留不了多长时间,只好再次通过高德导航,发觉还有东衙寺。
东衙寺吸引我,主要是其名称。然而导航有误,到的那个点没有寺,问了一位老者,但交流不通畅,不过他很热情,坚持要在我车头领路,果然没多远到了准确的地方。到了后发觉所谓的寺,与想像中的恢宏大有距离,且不是古建筑,应该是后来修建的,只有一幢建筑,西侧有一排厢房,更不像寺院建筑(后知曾是小学教室)。寺有菩萨,但关着门,上额“东衙寺”的字依稀能见。不过从现场残存的石狮子看,过去曾经的东衙寺应该规模不小。
现场不足只好度娘凑。据度娘介绍,东衙寺虽不确定具体哪一年建造,但唐时应已存在,只是开始不叫东衙寺,其名称与宋包拯有关。因为这一带当时归开封府管辖,又因出了案子,包拯处理案子时,根据时间的早晚,有时住东面的寺,有时住西面的寺,因为包拯不是简单的住,还要处理公务,于是渐渐的这两个寺分别被叫做东衙寺与西衙寺,目前西衙寺这寺还在不在,不知道,但西衙寺与东衙寺作为地名都留了下来,比如今天的东衙村有二多人口。
东衙寺是什么时候消亡的?与大部分寺庙消失在战乱不同,这东衙寺是因为黄河水灾,寺庙被冲垮了,时间大概在明清。后来时有恢复,但都规模不再。现在见到的应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我在参观时,有村民问:是不是要修建啊?把我看成了“上面”来考察的人。不过以此可以作这样的猜测:这寺有可能被规划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