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徂徕山

(2009-05-18 21:12:25)
标签:

太平顶

防火带

驴行

徂徕山

春风

博客

旅行

龙湾

旅游

分类: 旅游日记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驴行的脚步一直在泰山徘徊,11次的驴行日记已经遍布泰山的东西南北。新驴的目光已经不再满足于泰山之中,应该走出去看看了,否则也会成为“棚中之驴”。

    看到了与泰山为伍的徂徕山,开车到徂徕山应该不少于三次了,但到那里驴行还是初次,行前放下了家装之事,还是细细研究了徂徕山的地形线路,也许是因为徂徕山太小的原因,Google地图没有放开其卫星照片,只是精确到几十米的模糊图片,但大的道路还是能够看清,查询了徂徕山的相关资料,但应该是少的可怜,由此可见开发徂徕山还是任重道远。

    确定了大体线路是从黄石崖出发,走十六峪--花园--马场--太平顶--中军帐--到老龙湾--徂徕镇回到泰城。山上路程约15公里。周六(16号)早上7点集合,清点人数有11人,其中有来唔友、君君两位老驴,11人中都是第一次走这条线路,只能是摸石头过河了,过了大汶河走到了“茅茨”,地图上应该是前行1200米左转有一大路,但前行了2000多米了还没有找到路口,好不容易看到个路人,打听下道路,结果那人是哑吧,我倒。再问说已经过了,调头返回3000多米,终于看到大路,原来是在一个叫“涝坡”的村庄前行1200米应该是到黄石崖的道路,我在地图上把“涝坡”标成了“茅茨”,按图索骥还是出了差错。

    汽车在山间小路上吃力的爬行,过了黄石崖水库,进入十六峪,看看车辆已经大喘气,8:30我们弃车开始了驴行,因为昨晚的小雨,道路有些泥泞,山中云雾缭绕,小草沾满了露珠,一路清新的空气,更是少了泰山的喧嚣,多了些难得的宁静,过了花园碰到两位林场的巡山工人,打听完道路,他们是直接到太平顶,我们还是选择了右转走较为缓的道路,过了虎头石,进入了山中的开阔地,不知不觉中看到了车辆能通行的道路,马场在右边,通往太平顶的路在左边,我们选择了左转,看到了转播台的农场,想起了曾经品尝过这里的天然蔬菜与羊肉,不禁有些咽口水,哈。

    11:01由于多数人都到过太平顶,我们选择了沿防火带直插公路到中军帐,也许是上来的路程太平坦了,驴头改走山脊的防火带再取道中军帐,穿过公路盘道,继续走在防火带中,两侧的松树极为壮观,想到了《诗经》里说到的“徂徕之松,新甫之柏”,再就是徂徕山的奇石也较多。

    12:10欣赏风景之中,不知不觉防火带已经没有了去处,前方、左右两侧已是悬崖,到中军帐已经不可能了,脚下是山谷人家,但有500多米的高差,初步判定山沟里的人家应该是“光华寺”方向,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选择下山了,幸有侦察兵出身的老L和山里长大的驴头在前探路,山高路险,道路湿滑,登山鞋也成了水鞋,一路叮嘱,一路搀扶,连老驴JJ也落在了后面,几经周折,已经听到脚下的山沟里有人声,知道离胜利不远了,来到山沟已见台阶路,看到悬挂的石头,驴头大呼“这不是龙湾地质公园吗”,哈,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徂徕山的东北部,过吊桥、走龙潭,13:58来到了“粟苑山庄”,吃完携带的美食、点了山庄的佳肴,3斤半白酒全部下肚,幸亏不再驴行,汽车已经到达,品尝了沿途的大樱桃,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上车打道回府,回到泰城已经是5点多了。

    计划不如变化,此次线路没有到中军帐,走了一条更为清新的线路,为黄石崖--十六峪--花园--太平顶--观浴峰--龙头山--三龙湾--二龙湾--一龙湾--粟苑山庄,全程有12公里,用时5个半小时,完成了从徂徕山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的穿越,由于徂徕山的最高峰太平顶仅1000多米,整体强度并不算大,应该算是轻松的一次驴行,只是酒喝的多了点,耽误了行程的日记,致歉!

    泰山道里记》相关记载:泰山东南三十里为徂徕山,山于泰山犹旁几然。《水经注》:"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崃之山也。赤眉渠帅樊崇所堡也,故崇自号尤崃三老矣。'后魏《地形志》:"泰山郡梁父县,有徂徕山在北。"《舆地广记》:"唐省梁父入博城。"欧阳修曰:"徂徕鲁东山。"孔贞曰:"龙脉自泰山傲来,经金牛、龙山蜿蜒东赴,至水音堂逾汶,盘结于此。大、小汶络其面背,山周百六十里。"
  自郡城至山北,蹊径逼窄。游岱宗而探徂徕之胜者,则绕山之东西两路,自前而入,约百余里。自山南而突起者,为三岭崮,一名三台山。北岩曰"独秀峰",传云李白题勒。上为九龙宫,中为玉皇庙,明崇祯间重修。其下为感应侯祠,祀徂徕山神。《山东通志》:"金明昌元年封为护国感应侯。"今祠圯,松柏犹存。
  西北里许,崖壑泻水,羊公河出焉。逶折西南,流经羊祜厅北,又西南注小汶。西北五里为二圣宫,古称二圣堂,元鹿森隐居处。东南峭石壁立,篆书"贫乐岩"、"演易斋"诸迹。杜仁杰为撰铭,残缺不可读。许衡尝读书于此,匾其室曰"鲁斋",后即以为号。堂创于元初,开国侯徂阳时珍建,有益津高诩碑记。增祀玉皇阁、王母殿、三清殿。

相关链接:1、泰山之驴(11)

                   2、 再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十六峪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大樱桃

穿越徂徕山

龙湾水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虎头石

穿越徂徕山

万年龟

穿越徂徕山

太平顶

穿越徂徕山

狮吼峰

穿越徂徕山

牛心石

穿越徂徕山

 

 穿越徂徕山

实走卫星线路图

穿越徂徕山

实走地形图

穿越徂徕山

计划线路图

穿越徂徕山

计划中的局部线路

实走此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