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感悟 |
登
登山锻炼其乐无穷。到企业检查期间,利用驻地条件,几次晨起登山锻炼,细想也有回味之处哦。
所住企业招待所位于东皇坡,东皇坡所处的大山,名为缺口山(其名来源于:当年为安全运输化工原料-硝胺,从山顶两峰之间开一缺口而修通绕厂公路而得名),该山傲视厂区、赤水市区,赤水河尤如一条红飘带从脚下环绕通过。
图为缺口山上俯瞰厂区、赤水市、赤水河
在家习惯登山(贵阳市得天独厚在市区拥有一座名山--黔灵山,人称黔南第一山,我家就在山脚)的我,刚到企业的前两天,利用晚饭后散步,对东皇坡附近的“四在农家”示范村小道和山路进行观察,决定在此坚持登山锻炼。
第一次登山:循规蹈矩之行。我早晨6时起床,向缺口山前进,由于第一次在生疏的地方登山,心有余悸,只能沿着该村的水泥硬化的农家小道,穿行散落在坡上的零星农家小院,听着护院犬叫声,手持竹条,探索着向高处方向迈步。大约半小时的时间,登上了接近山顶的硝胺公路。公路没有硬化,不时有车通过,卷起一阵尘土,但并没影响公路上几波三、五结伴健步登山锻炼的中老年们。我沿着公路前行约一华里,见有一条下山小道,就顺着这条小道,绕过几户农家小院,下到东皇坡职工宿舍区,然后回到了招待所。这天登山大约用了一小时时间,体会是平缓路段较多,体力消耗不大。
图为缺口山俯瞰群峰
第二次登山:探索开创之行。有第一次登山的经验,这次我描准山顶,从一条山坳上直上硝胺公路。开始还较顺利,沿着村民耕作土地的小土路,在约50度的山拗上爬行,随着坡度的加大,有氧运动的快感加快了我登山的速度。快临近硝胺公路时,几块红薯地出现在我面前,穿过红薯地,一片杂竹和灌木与杂草丛生的自然屏障,挡住我的行进方向,经左右方向来回探索,松散的红薯地的泥土灌进了我的球鞋,还是找不到突围的方向,时间大约过了30分钟,没有胆量从杂竹和灌木与杂草中穿行的我,未达目的,只好作罢,沿来路回到招待所。这天登山大约用了50分钟,体会是虽达到有氧锻炼的效果,但因盲目前进,有未达到目的地之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