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仿生瓷:瓷器中的一朵奇葩

(2013-01-09 20:47:36)
标签:

市场价格

普通人

动物

珍品

不断

财经

分类: 艺市纵览

清代仿生瓷:瓷器中的一朵奇葩
首发于《金融投资报》 卢建波/文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原始瓷器起源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这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是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因此自古以来,精美绝伦的瓷器就被大量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所收藏,而近年来,古代瓷器就更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屡次拍出高价。近日,记者在草堂西市古玩城采访时,四川华艺艺术品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华艺”)的资深瓷器专家胡先生告诉记者,在中国制瓷技术达到顶峰时期的清代,仿生瓷器的烧造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尤显珍贵。
仿生瓷器兴于清代
   对普通人来说,对瓷器中的仿生瓷器还比较陌生,甚至可能有很多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那么什么样的瓷器被称为仿生瓷器呢?
   四川华艺瓷器专家胡先生告诉记者:仿生瓷一般来讲,包含两个大类:一类是器物主体仿拟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体的造型,如仿人物、植物、动物等造型的瓷器,又称造型仿生瓷。另一类是器物主体仿拟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器物等不同物体的材质和肤理,如仿木、仿漆、仿铜、仿金等材质和肤理的瓷器,又称为装饰仿生瓷。
   胡先生告诉记者,清代康熙年间,瓷器的烧制技术达到了顶峰,瓷器的釉色变得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纯净,而且釉色的烧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如指使臂的地步,几乎想烧什么颜色就烧什么颜色,形状也更加多变,仿生瓷器就在那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经过雍正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到了清乾隆仿生瓷的制作就达到了顶峰,此时的仿生瓷器制作达到已臻绝诣的阶段,不过随后因清朝国力逐渐衰退,仿生瓷器的烧制也就逐渐停止。
基本上都是官窑
   据胡先生介绍,仿生瓷器是属于高温釉瓷器的一种,其烧制难度明显高于低温釉瓷器。另外,仿生瓷器的造型和质地精美,仿拟的动物、植物、瓜果等,往往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深受宫廷皇家的喜爱。
   据史料记载,清雍正六年(1728年),醉心于陶瓷工艺的改进督陶官唐英入驻景德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不仅把《陶成纪事碑》里的57种陶瓷继续发扬光大,还自创一类,从仿自然到仿器具,无所不仿,有松石,有珊瑚,有虾蟹海螺等。就这样,清代的仿生瓷在一夜之间成熟起来,并攀上顶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绝唱。到了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了一批以瓷模仿各种工艺品和动植物、果品的瓷器,无论形态还是质感均酷似原物,造型比例准确、质感真实、惟妙惟肖,甚至有时仅凭肉眼竟无法辨别真假。
   胡先生告诉记者,可以说,仿生瓷器从出现那一刻起,其烧制就被朝廷垄断,用专窑专烧;或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所以,能留存于世的清代仿生瓷基本上都是以官窑器为主。由于官窑仿生瓷的生产数量本身有限,加之瓷器又容易坏,目前留存于世的清官窑仿生瓷并不多见,而且大多收藏于国内外的大型博物馆内。
   胡先生表示,近年来,随着瓷器市场稳步上升,清代仿生瓷在国内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开始崭露头角,很多清代仿生瓷器的拍卖价格就能轻易突破百万元,而个别精品、珍品类清代仿生瓷器,最高拍卖价格已经达到四五千万元。
   胡先生认为,随着人们对仿生瓷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不断发展,清代仿生瓷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藏家的重视与追捧,其市场价格也将继续上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