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理性看待此次毒奶事件和伊利的关系
(2008-09-30 13:20:22)
标签:
杂谈 |
奶粉事件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看空看多者都有自己的观点,但无论结果如何,只能说这次的奶粉事件是对于想持有伊利、蒙牛股份的朋友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我们观察到几个重要细节:
1、奶粉事件对于伊利、蒙牛来说他们的基本面改变了吗?没有,一点都没有;聪明的朋友想想就知道了,这次事件后国人都不喝奶了或者都喝洋奶了,行业拐点出现?没有。奶源资源重新分配了?没有。管理高层变动了?没有。国家打压伊利、蒙牛了?更不可能。
2、三元很多朋友看好,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曾有位前人说过:“不要去碰在创业阶段企业的股票。”三元以前只是个二线奶业公司,就算国家把三鹿的资源交给三元,三元要做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前面的挑战绝不会少;别看三元股价现在高涨80%,跌起来会很恐怖,高处不胜寒啊,现在三元的股票才是支十分危险的票。伊利的公司价值比三元好太多了!举个例:地震后王老吉积极支持捐款,一时间民族情绪高涨;百事、可口反应迟钝被人唾骂,人人喊喝王老吉,但要是王老吉公司基本面不改变,半年后王老吉还是王老吉,可口、百事还是可口百事,民族情绪是一会事,企业经营是另一会事。三元和伊利的区别就在这里!
3、此次奶粉事件,蒙牛被查出68毫克,伊利被查出12毫克。而真正了解行业标准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由于体系不健全没有对三聚氰胺有检测标准;但发达国家有,美国FDA标准是奶粉中不能超过26毫克,欧盟为24毫克。如果说这次“丑闻”是购买蒙牛的好时机的话,伊利更是此次事件中被——错杀——的公司!!!其实雀巢也有,但别人怎么处理的?直接说奶粉中有微量没有任何问题,其实伊利这次处理方法可能真的有点问题,搞不好出错就出在出来道歉,说自己有问题。
看到这里,理性的朋友会得出什么结论?现在是买入的最好时机!!!等到国庆后人们、市场都慢慢恢复理性的时候,伊利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有位前辈曾说过:“市场先生不一定都是对的,你要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他还说:“购买优质公司的股票最好时机就是当该公司遭遇一些不会导致公司基本面改变的“丑闻”时。”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看到市场先生的愚蠢了吗?你利用到市场先生的愚蠢了吗?你在这次奶粉事件中理性来分析过真正的原因了吗?
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我们观察到几个重要细节:
1、奶粉事件对于伊利、蒙牛来说他们的基本面改变了吗?没有,一点都没有;聪明的朋友想想就知道了,这次事件后国人都不喝奶了或者都喝洋奶了,行业拐点出现?没有。奶源资源重新分配了?没有。管理高层变动了?没有。国家打压伊利、蒙牛了?更不可能。
2、三元很多朋友看好,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曾有位前人说过:“不要去碰在创业阶段企业的股票。”三元以前只是个二线奶业公司,就算国家把三鹿的资源交给三元,三元要做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前面的挑战绝不会少;别看三元股价现在高涨80%,跌起来会很恐怖,高处不胜寒啊,现在三元的股票才是支十分危险的票。伊利的公司价值比三元好太多了!举个例:地震后王老吉积极支持捐款,一时间民族情绪高涨;百事、可口反应迟钝被人唾骂,人人喊喝王老吉,但要是王老吉公司基本面不改变,半年后王老吉还是王老吉,可口、百事还是可口百事,民族情绪是一会事,企业经营是另一会事。三元和伊利的区别就在这里!
3、此次奶粉事件,蒙牛被查出68毫克,伊利被查出12毫克。而真正了解行业标准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由于体系不健全没有对三聚氰胺有检测标准;但发达国家有,美国FDA标准是奶粉中不能超过26毫克,欧盟为24毫克。如果说这次“丑闻”是购买蒙牛的好时机的话,伊利更是此次事件中被——错杀——的公司!!!其实雀巢也有,但别人怎么处理的?直接说奶粉中有微量没有任何问题,其实伊利这次处理方法可能真的有点问题,搞不好出错就出在出来道歉,说自己有问题。
看到这里,理性的朋友会得出什么结论?现在是买入的最好时机!!!等到国庆后人们、市场都慢慢恢复理性的时候,伊利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有位前辈曾说过:“市场先生不一定都是对的,你要利用市场先生的愚蠢”。他还说:“购买优质公司的股票最好时机就是当该公司遭遇一些不会导致公司基本面改变的“丑闻”时。”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看到市场先生的愚蠢了吗?你利用到市场先生的愚蠢了吗?你在这次奶粉事件中理性来分析过真正的原因了吗?
后一篇:唐骏第一本新书签售现场的火爆场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