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高调说:“大品牌要负大责任”,直接强调说自己就是大品牌了。在致歉信蒙牛中说“将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蒙牛公司承担。相关产品的生产线停产整顿。对因食用上述批次奶粉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我们将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我们负责到底。”读者看了感到蒙牛道歉诚恳敢负责任。
而伊利则显得非常迂腐笨拙。他们在致歉信中坚持说明自己的产品是安全的,他们在公司发文《伊利集团郑重承诺》中说“根据最新发布的《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信息,以最严格的0-6月龄的婴幼作为保护对象,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低于15毫克/公斤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安全危害。三岁以上的儿童安全量会更高。虽然我公司生产的这批次产品三聚氰胺含量低于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但我公司仍然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将会认真妥善地处理好这一事件。消费者手里若还有这批次产品的,请与4008169999客服电话联系进行退货。”实际上这时候仅辩称自己的产品是安全的是不明智的,读者并不买账。有位网友评论说:“好玩了,
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必须要撒农药,所以可能在农产品成品中含有农药残留,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才有个农药残留物的最高限制。但现在奇怪的是:现在好像中国生产的乳制品也搞了
个三聚氰胺最高残留限额了:15毫克/公斤。这就实在让人看不懂了:难道在中国生产乳制品三聚氰胺是必须要添加的吗?”
但如果在用这段话说明情况的基础上后面再加上一句:“即便如此,伊利集团郑重承诺:如果出现因食用伊利产品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我们将按照国家标准加10倍赔偿,终身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我们都将负责到底!”比蒙牛表态还大气一点儿,效果可能会大不相同!实际上如果伊利产品真的没有安全问题,这张开出的支票永远不需要兑现,反而说明伊利对自己产品真正有信心;而如果产品真的有问题,你不说愿意负责任,也逃不脱这个责任。
如何才能重新建立消费者的信心?!中国乳业完了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