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东华跟我吼

(2006-12-31 08:07:17)
这些天,我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从巅峰跌落低谷,又直登高峰再掉下去。
我手头有一部纪实报道“赢在中国”的书稿,机工社经管分社的赵老师和陈社长看了书稿后当即决定要做这部稿子。她们非常有激情,当时书稿还没有完全出来,但很快就达成了我们相当满意的合作条件,准备签合同。我心里高兴说,总算心血没有白费。可是后来的一个多星期却因为授权问题僵持着。机工社总编辑要央视的书面授权,我们与项目组高强联系,他说没有问题,他来负责,但要央视书面授权可能一两个月也申请不下来,要走程序,很复杂。他说他可以他公司担保,如因出版发生所有法律问题他来承担。历经反复沟通,但机工社总编辑就是不认。这部书稿是有时效性的,再拖下去对我们很不利,我心里想这下可麻烦了。我打电话找陈社长,她很理解央视的情况,她安慰说她会去给总编做工作,应该没有问题。
可是还是有问题,还是卡在授权问题上。我与赵老师调侃说,你们总编不愧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真的是很机械啊!赵又安慰说陈社长答应给我们联系其他的出版社,条件跟这边谈的一样。高强也说,如果机械工业出版社谈不成,他帮我们联系中国民主建设出版社,条件也一样。
但是我不能等,还得继续联系,我让文辉也联系。还有几天就要放元旦假了,大部分出版社都在赶稿子迎接元月上旬的书会,腾不出编辑力量。中信出版社这边因蒋蕾她们累得不行了,他们讨论几天后来干脆就否了。高强那边也没有明确的消息。文辉也没有好消息。我们有些绝望了。
12月29日早上,我打电话给刘东华社长(他刚兼任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他让我马上把稿子发给他。我发给孙殷辉让她把全稿都转给社长。上午他在开会,中午联系上了,他说看了,不错,有点意思,已转给出版社总编辑了。我心里还是忑忒不安。
12月30日上午11:00时许,经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韩文高非常激动地打来电话,他说昨晚十点多钟看稿子,一直看到十二点,按捺不住,晚上就给东华社长打电话,当下决定做这本书。今天早上已经安排十四个编辑每人编一章,争取在十号见到书,还谈到书名。他的激情、热情令人鼓舞,我心大喜。我们还说到合同的一些细节。中午我把好消息告诉文辉,他也高兴。但一跟高强说,他却说已经定了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他说关系特殊,央视也会有很多回购,不能改变。他还说如果给其他社,授权方面的问题他不管,甚至让中央电视台来干预。这下我晕了。
高强要求我们的人下午就到现代城与出版社的人见面。虽然还没有签合同,也不知道是否会完全按我们的条件,但我心里还是非常想跟经济日报出版社合作。因为韩总编的激情感染着我。可是高强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都来了,不去不行。我当时也没想到要给刘东华打电话,就稀里糊涂让文辉去见他们。
坏事了。晚上刘社长连打了三四个电话给我,开始是吼,气坏了,我大气不敢出。高强紧接着打电话来说让我放心,刘东华那边他已经搞定了;我说你应该是帮助我联系出版社,没有说由你来指定出版社,他连忙赔礼道歉,解释说他也没办法,台长夫人的面子。他说别出版社答应的条件这边全答应。但刘社长又打来电话批评我早没有给他打电话,本来他完全可以控制局面的。他总追问倒底文辉是怎么跟那边说的,问有没有挽回的可能,他希望今年的赢在中国书还是由他们社来做,以后的让别人做。他说这边已经布置做了工作,他刚到出版社,怕打消部下们的积极性。高强让刘社长直接给那边的杨社长打电话,看她能否承让。结果那边不让。
东华社长一定郁闷死了。真抱歉啊,社长。
《分众的蓝海》当时也是五个出版社抢着要,最后选择了中信。好稿子大家抢着要,但积极性高,能否把稿子做到最好就很难说,就像在中信的合作也不是尽如人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