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杨老师,我想请你先介绍一下你在央视工作的经历好吗?
杨:好的,刘老师。我在央视工作的经历——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就进入央视,一直做到94年的1月底,然后就去美国留学了。
问:那你在央视主要做过那些节目和栏目?主要是做那些工作?
杨:栏目主要是做正大综艺,也做过很多的晚会。做过两届的春节联欢晚会,还有各种各样的晚会吧。我90年在上外国语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参加正大综艺的公开招选主持人,差不多1000人的候选吧,最后我胜出了,我就和赵忠祥一起主持正大综艺,一开始就主持这栏目,到8月份我大学毕业了,中央电视台就接收我为正式员工。
问:你在央视的时候跟杨伟光台长有些接触吧?
杨:有,92、93年春节晚会是我主持的,我记得杨台是93年当的台长吧,(他是91年底当台长的),因为我当时并不是文艺部的主持人,我是在国际部做主持人的,那个时候我并不是在文艺部做主持人,然后呢92、93年春节晚会的时候文艺部的导演让我去做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而且也好像说杨台长特别点名吧,我当时觉得还挺荣幸的。然后跟杨台的接触呢主要有几次吧,一个是我出国留学之前曾经找杨台长谈了一次,就是谈我当时工作当中的一些苦恼和特别希望学习的这样一种心情,当时一开始我非常怕杨台长不同意,但是没想到他表示很理解我的想法,而且很开明地说年轻人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要敢于突破自己,我当时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找他,但是没想到他给了我一个信心和鼓励,这一点上我印象很深的;
第二个呢是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有个广告商找到我,希望我在美国的时候能拍广告,我当时有点犹豫,但是我还是很尊重台里的意见吧,我当时打了一个电话回北京,跟杨台说有这样一个机会,但是我拿不准。当时我记得也有时差的原因吧,我是很晚的时候纽约晚上时间给他打的,他当时还是很挺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一个人的名气来得不容易,如果过于商业化的话就功亏一篑吧,他当时鼓励我不要做广告这些什么的,我觉得当时给我的印象还是挺深的;另外呢我95年的那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杨台专门让当时负责文艺部春节联欢晚会导演给我打电话,希望我回国去担任主持,但当时由于留学学生的签证特别的复杂,我当时不能去,还觉得挺惋惜的,所以我一直感到杨台是非常关心年轻人吧,即使是我当时已离开台里出国去学习,一直受到他的这样一种关心,所以当时人在异乡的时候还是感觉很温暖吧。
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开拓性的台长,从我们主持人的角度来说,像93年做的《东方时空》吧,当时整个的这样一个改革,还是在电视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他在做台长的时候,从主持人角度来说,发挥的空间是空前的,因为过去主持人还是比较多的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是念别人写的稿子,但是他特别鼓励我们大家发挥,我记得93年春节晚会的时候,当时彩排完了以后我们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开总结会,他还特别提醒我说:“杨澜,你干嘛那么拘谨,照着本子念呀,你应该发挥一点,把你自己的个性应该发挥出来。”在那个时候鼓励年轻人特别是能在这重大的活动当中,鼓励年轻人发挥个性,说能够说出有个性的话,其实在当时这样的领导并不多见,给我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央视当时一直有着老大的地位,但是他希望央视能够一直不断的突破,有这种进取吧。
问:你是怎么评价杨伟光担任台长那段时光?
杨:说实话我吧不是特别有这样的资格来做这样的评论,因为首先他做台长的时候我刚刚进入电视圈,还忙着自己很小的一个空间,做一些节目什么的,没有说对管理一个台呀什么的能够有自己比较明确的观察、见解。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很鼓励年轻人打破常规,那个时候在这之前主持人基本上都是要播音学院播音系毕业的,那么从他那个时候开始改革,许多记者、编辑出身的,还有像我这样完全没有受过这方面训练的大学生也能够出来担当台里最重要的节目,那应该是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中国电视主持人的发展还是有一种划时代的推进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包括前两天我们在做25年25人的这样回顾中国电视主持人25年的历程晚会上,大家还是很激动,大家凑在一起,一定要把杨台拉到我们中间,就是原来在央视工作过的人我们一起拍张照片,然后杨台说的话也挺让人感动的,他说:“其实中央电视台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品牌,也是靠你们诸位主持人的品牌积累起来的。”让大家心里都挺感动的,因为过去还是更多的把主持人作为是最后一道工序,只是包装的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实际在杨台做台长的时候,主持人被真正的赋予了他们创作的空间和个性,而且能够允许主持人有自己的创造和发挥,我觉得这点还是在他的时候奠定了一个基础,所以作为主持人我们大家都还是非常感谢他在那个时候所做出的这样的一种决定。
问:就你现在的身份来说,你现在已经经历过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也主持过阳光卫视的工作,所以在电视的各个方面吧不管是做一线主持,还是从电视整个管理来说,就是说你管理一个电视台也是有过经验的对吧?我觉得你作为一个电视人的话还是可以评论一下那段电视的发展吧?
杨:是这样,阳光卫视是我创办的,后来我也把他卖掉了,我觉得这段我可能很难来评论,因为央视的地位和他的责任跟其他电视是没办法进行类比的,他要完成党和政府的这种功能以及他同时需要在国际的拓展,还有在商业方面的种种要求,实际上决定了负责中央电视台的这个人必需是一个能够充分的来应付极其复杂的情况,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的人,这个是央视的垄断地位所决定的,那么对这个台长的要求也是从政治、管理各个方面,业务都是要求非常高的。
问: 杨老师,你现在主要是做那一块工作了呢?
杨:我们现在阳光媒体投资集团呢也是国内规模和效益都是比较处于前列的私营的,民间的文化和媒体集团吧,我们在新媒体、网络出版和国际杂志包括移动通讯内容方面都有诸多的投资和发展吧。
问:业内人士都说你是从一个业务性人才转为经营性人才非常成功的一个女性
杨:那没有,主要是我先生在做。
问:现在你那阳光媒体集团阳光卫视等于是转让给陈平了是吗?
杨:对,我们70%都已经转让了。
问:那你们现在国内主要都还有什么事业呢?
杨:国内我们在电视制作方面有三四档栏目在做,还有各种大型的晚会,那么实际上我们还在坚持做纪录片,然后同时我们也在经营和管理着财经类的报纸,也包括特别是在电子出版领域我们可能是国内最大的一家集团了。
问:电子出版主要有什么项目和品牌?
杨:这可能跟你这采访关系就不是特别大了,就是跟原来在央视这些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其实杨台呢还有一件事让我挺感动的,就是后来我做阳光卫视的时候,他还特别介绍一家企业来我们平台上做广告,是他的一位老乡,然后他跟我说,我知道中国做纪录片都是很不容易,如果能够帮到你的话我就帮帮你,那次让我特别感动吧。
问:这个故事能不能讲得具体一点呢?
杨:那个大概是02年的时候吧,02年我们开政协会的时候在楼道里碰到,然后他说:杨澜,最近你那边忙得怎么样?我当时就说作为卫星电视吧,而且作为一个纪录片这样的高端的节目频道做广告还是很吃力的,然后他当时就说:我老家有一个企业,他们也很需要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我给你介绍介绍吧。所以他还特别的给我介绍了,然后让他那个老乡呀在我们这儿投了几百万的一个广告,然后我提出说在这中间是不是该给杨台一个提成,然后他坚决说不用,这个能够帮你的忙就行吧,所以我当时特别感动,因为我当时离开台里有好多年了。
问:后来就跟杨台也一直保持联系吧?
杨:对,在政协里、文联经常都会碰到。
问:好像说你从美国回来以后本来想回中央台的是吗?
杨:对,其实我出国前的时候,当时每个人自费留学都必须先辞职,但是杨台当时跟我说:你学成之后呢还回来,我会给你留着这位置。那么后来我到了美国以后呢,其实一直计划也是回到中央电视台工作,但是后来在美国的时候因为认识了我先生吴征,而且我们结婚了,结婚以后呢,因为吴征他在国内当时是事业呀各个方面是在上海有公司什么的,他其实在美国生活了将近有十年吧,回国完全是为了我。因为我们当时刚刚有了孩子嘛,两边的老人都希望住在上海,所以我当时问杨台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就是不要做正式的员工,是不是就能来做节目,但是能够允许我把家安在上海。那个时候台里的用人政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度比较大,当时还都是规定主持人好像很少有这种以合同的形式来运作的,都是必须做正式员工的,那么杨台就说这个不能有你这样一个例外了。所以回国后第一年我基本就没工作吧,在家带孩子,那也没有回到央视工作,后来凤凰希望我去的时候,我就去凤凰了,是这样的。
问:就这件事而言有没有什么怨言呢?
杨: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时期的体制他就是这样子吧,这也不必有什么怨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