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是优秀的学习者,那么善于学习和借鉴的中国商人这一次同样把“蓝海”拿捏得很好。但也正是“蓝海”,让2005年的江南春与陈天桥这对商界难得的患难相交的朋友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境地。前者,开辟“蓝海”,荣誉接踵而至,成为生活在耀眼光环下的财富新贵;而后者,以净亏损人民币5.389亿元的代价,折戟“蓝海”。
虽然“蓝海”一词听起来很新鲜,但“蓝海”的实践其实早就开始,曾经的陈天桥正是声名鹊起于“蓝海”。
上个世纪末的那场互联网风暴至今还让很多人谈之色变。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先繁荣昌盛、门庭若市的互联网市场一下子变得萧条冷清起来。互联网泡沫的上升和蒸腾,伴随着一批批网站纷纷在“沉默”中无声死去,甚至来不及最后的呻吟。在亲历着众多网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悲惨结局,这个时候的陈天桥也似乎已经感受到了死神的呼吸。穷则思变,陈天桥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关于盛大今后的发展道路。
这时,仿佛天有神助的陈天桥找到了令人窃喜的“蓝海”,而用他自己对好友江南春的描述则是搭上属于自己的无人争抢的“空巴士”狂奔而去,——网络游戏短时间给陈天桥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荣誉,直至荣登中国财富榜榜首。
西方启蒙运动大师级的孟德斯鸠和当代哲学家卢卡齐有两句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的话,一句是“制度的失败毁于自身的成功”,另一句是“最好的,即是最差的”。网络游戏市场让人眼馋的高额利润使得原本冷清的网游界火爆起来,各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挑战陈天桥盛大网游帝国的强势。一时间,陈天桥是前有老英雄丁磊、青年才俊朱骏,后有目空一切的史玉柱,网络游戏市场霎那间从“蓝海”沦为“充满血腥的红海”。
于是,尝到过“蓝海”甜头的陈天桥在盛大发展的十字路口毅然选择了新的“蓝海”,他要主导家庭互动娱乐的未来,他要实现“网络迪斯尼”之梦。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未知的“蓝海”自然风光无限,但也有暗礁和险滩,暗藏着巨大的风险。挑战新的领域可能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波特说:“在缺乏指导的前提下,轻言创造蓝海的人,大多只是痴人说梦,而要经理人追求这种策略风险实在太大”。意思就是说创造蓝海的人必须是个战略家。之前,没有人怀疑陈天桥的产业判断力,然而盛大的“盒子”给陈天桥的挑战则似乎远远超出陈天桥本人的想象力。于是便有了2005年四季度和2006年一季度的盛大巨额亏损,陈天桥也成为了资本争吵和舆论口水的风暴中心。这似乎是在说,都是“蓝海”惹的祸!
在盛大宣告转型的发布会后,很长一段时间对媒体保持沉默的陈天桥面对媒体的围追堵截,不得已回答了一个有些“刁难”的问题:盛大家庭战略进度及遇到的困难。面对这个热点问题,陈天桥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盛大目前正处在转型期,遇到一些困难是正常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目标、经营目标和内容发生改变的过程中,都会是痛苦的。但一旦成功的走过转型期,再回过头来看这段过程,又会发现当时的付出是值得的。
“十年磨一剑,霜刃今已试。”水,流逝了,还可再聚;风,吹过了,还可再起;但时光,奔逝了,将永不复返。陈天桥正当盛年,不坐享其成,大胆开拓的精神值得嘉许。然而开拓的成本和损失要如何去评估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陈天桥自己是否觉得要重新评估当初特立独行的决断和义无反顾的推进呢?
探索者总是孤独的。外面很热闹,而敢于向“蓝海”要辉煌的陈天桥在“蓝海沉浮”中独自享用着他的酸甜苦辣。看来,正在或将要寻找“蓝海”的创业者们对未知的探索要有足够的物质和思想的准备。
盛大值得我们去研究,陈天桥值得我们去书写。在这么一个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的年代,陈天桥的故事对“蓝海战略”做出了辩证的解释。是为序。
(摘自《盛大传奇》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