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泉发射中心的河南人

(2008-09-05 11:41:33)

       酒泉发射中心的河南人

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东风航天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洁的街道、宽阔的马路与有着江南风景般的绿化,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身处大漠,要知道负责城市环卫工作的局长竟是我们河南太康老乡;一个月极少发生案件,这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在航天城却保持着这样的纪录,这儿的公安局长是我们河南舞阳人;我们还没想到的是,负责劳动人事安置工作与民政工作的局长也是我们河南南阳邓州人;此外,还有举不胜举的河南人都在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中国的航天事业。

 

  扫大街的环卫局局长

 

    到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人,第一感觉首先是进入东风航天城后见到的城市美景,这在大漠深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负责这项工作的环卫局局长轩永明,就是河南太康板桥乡大轩庄村人。

 

    现年37岁的轩永明局长已在这里生活了18年,自1986年11月到东风航天城以后,从通信到环卫,从发射一线单位到后勤保障单位样样精通。轩永明看上去有着我们河南人独有的憨厚和淳朴,一见面就觉得亲切。

 

    当初轩永明来到这里时,还是遍地飞沙,荒漠一片,绿地极少,当时有句话说是“风吹石头跑”,尤其是春夏交替时节,更是沙尘暴铺天盖地,路上行驶的车辆都不得不停下来。轩永明上任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在风口地带植树300多亩。为改善发射场区的环境,他改高台式垃圾箱为袋装垃圾,不断提高航天城居民的环保意识与素质,并逐步开始了垃圾的规范化管理,使整个航天城看不到暴露的垃圾。每一个居民区都有指定的垃圾回收点,有环卫工人进行定点回收。

 

    神六发射期间,轩永明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亲自上街当上了普通的环卫工人,确保在发射场区3公里内24小时都有人保洁。另外,为美化航天城环境,建造了大型体育馆、世界公园、现代化的游泳馆和以金黄色胡杨为背景的自然公园。为神六发射的一线人员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氛围。

 

    同样来自河南太康的李凤云可以说是轩永明最好的支持者,从1998年追随爱人来到此地,从没说过苦。她觉得这是祖国航天事业的需要,更是咱们河南人的骄傲。“我已经三四年没回过家了,神六发射前接到老母亲生病的消息,为了支持老轩的工作而不能回家探望,不能亲自守在母亲身旁,我觉得对不起老母亲,但这里的工作实在是走不开。”

 

轩永明觉得,他在航天城能把环境搞好,自己以后如果有机会回郑州的话,相信也能为郑州的环卫工作出一份力,增一份光。

 

     酒泉发射中心的河南人

航天城的自行车不上锁

 

    在航天城的大街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里停在路边的每一辆自行车与摩托车都没有上锁。这里的人都说:“这是我们郑局长的功劳!”

 

    郑保华,现年44岁,河南舞阳人,1992年到航天城,任东风航天城公安局副局长,2002年任局长。航天城有长住居民3万余人,暂住人口八九千人,外来经营人员2000多人,还有周围放牧点40多处。怎样保持社会安定与平稳,一个重担落在郑保华的肩上。

 

    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郑保华干什么事都是第一个上,表率的作用不言而喻,很快成为被效仿的对象,并落实到了具体工作中。

 

    自郑保华任公安局长以来,这里从没发生过丢失自行车与摩托车的情况。特别是神六发射期间,社会的综合治安防范更成为重中之重。对外来车辆与人员的排查,更是极为严密,实行一人一证,一车一证,凡没有通行证的车辆与行人均不得入内,并在30公里外被阻拦。

 

    从他上任至今没发生过一起命案,极少发生社会治安案件。他每天都要亲自带队上街执勤,这里的交警每天都要上路督察,对于无牌驾驶、酒后驾驶一律不准继续上路。此次神六发射期间没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他在航天城工作了46年

 

    花白的头发,开朗的性格,是田国民老人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得知我们来自河南老家,田大爷从家里走出很远来迎接我们到他的住处。

 

    大爷屋内整理得干干净净,极为整洁。65岁的田国民拉起我们的手,思维仿佛回到了河南西华县。

 

    那时,他才18岁,还在学校就读初二,那年的文化选兵,一列火车把他从河南拉到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初次见到茫茫大漠备感新奇,但一天之后他就后悔了。与他同来的还有3个同学,干燥的气候,令他们很快就不能适应,嘴唇干裂流血,喉咙发痒,吐痰带着血丝。尤其大风暴吹来,眼睛、耳朵、嘴巴里,全身上下都是沙。4个同学偷偷地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抱头痛哭,并有了回家的冲动。但他们很快知道了自己的神圣使命,一种为祖国奉献的责任感压倒了内心的冲动。

 

    田从事的是火箭特种燃料加注工作,其危险性极大。此燃料低温有毒,燃火点极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每次加注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加注完后脱下来,就是一摊水,后来他转至特种燃料生产工作。

 

    后来,经过亲友介绍,比他小3岁、距其老家有几公里的武莲英与他在河南老家举行了婚礼,而她却一直不知道自己心爱的丈夫从事何种工作,每次来探亲都在兰州见面,只知道他是一个兵。直至结婚11年后,她才彻底明白了爱人的伟大事业。

 

    “我当时一个人在家带4个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很想他,一直想来,当时觉得找到自己的男人,不管怎么说也比在家好呀。来到这里后,才发现真的很苦,尤其是几个孩子,拉肚子、流鼻血,没办法,就想着要回家,觉得还是咱们河南老家好!但为了他,想来想去,还是强行让自己留了下来。后来有3个孩子也在这里当了兵,也算为咱们国家作贡献了。”

          酒泉发射中心的河南人

    无数的河南人贡献中国航天

 

    张德贵,航天城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民政局局长,1985年7月来此,河南南阳邓州人,负责航天城的就业安置、老职工的异地安置、婚姻登记、社会保障、贫困救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初期至今的航天城烈士陵园的瞻仰工作。此外,如何安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家属也是他的重头工作,为此他想方设法与其他部门共同合作,开办了小商店、酒店,一些单位的服务中心、宾馆等地方也挤出位置尽可能多地予以安置。

 

    王来是航天城一位众所周知的烈士,在一次火箭特种燃料加注时,来自河南西华的他,为抢救战友而牺牲。

 

    当天下午,在为火箭加注时,一位战士的衣服意外着火,成吨的火箭起飞特种燃料就在眼前,他当即冲上去为战友扑火,而自己身上却着火了,为了保护战友与特种燃料安全,他用尽全身力气跑了出去……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田国民老人说,我们是河南人,绝不能丢河南人的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