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总是觉得,知了的叫声很是让人心烦。读书时,描写夏天的酷热也是:讨厌的知了一直在叫,连一丝风也没有。它与炎炎夏日同在,特别是正午时分,逼人的暑气把人们折磨得奄奄欲息,大地上的一切生物也都蔫蔫的,没了生气。只有知了情绪高昂得不得了,没完没了地扯开嗓子大合唱,好像不把人的耳膜震穿不罢休。小时候的夏天还有一个必备游戏,就是趁着外婆午睡,悄悄溜出去,看表哥们用长长的竹竿,绕蜘蛛网,粘知了。
虽然说知了的喧哗把夏天炒得更加热不可耐,但它也是夏天的一道风景,是童年的一个伙伴,不可缺失。可是现在的夏天,很少能听见它欢快的歌声,有时偶尔听见,却是短促和微弱的,好像得了什么难言之隐的毛病。

知了的大半生是在黑暗的地穴中度过的,幼虫变为成虫爬出地面后,一般要蜕下5次蝉衣,才羽化成蝉(知了)。 法布尔的《昆虫记》说,化蝉的过程短则3-5年,长则17-20年。20年这个数字,很让我惊叹,很不可思议。20年的等待,只为了在夏日的绿树枝头,燃情歌唱一个季节?!!秋风乍起,这个夏天的匆匆过客,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消失于尘世中。有一首为知了写的歌,唱出它宿命的悲凉:“江山有不变的妖娆,我知道,知道,知道,只有我们无路可逃......”
为它的宿命叹息一声。一声而已,因为命运不相信叹息,还有,我不是知了,怎么知道它快乐不快乐?不管有没有明天,依旧不屈不饶,不唱到淋漓尽致不痛快,无所畏忌,尽情地高歌,这是它的快乐!急匆匆的生命里,爱过了,并为之歌唱了,足矣!多么执着,多么激情澎湃的生命!连孔子都敬佩得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起一首欢快的歌,“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想起唱这首歌的时光,想起时光对岸的童年和少年,想起夏天要远离,这才想起夏天并不都是讨厌的,想起来也是轻盈而美丽的!
刘文正~~秋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