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症的孩子,在台湾目前占出生人口的27‰,产妇年龄愈大,产生的机率愈高。1866年,英国有位唐氏,发现在他收容所里心智不全的人中,有许多像是同一父母所生,他们的身材短小,舌头大而突出,眼皮内斜,双眼间的距离较宽,手掌也较宽短而且有断掌,不指只有两节。觉得他们很像蒙古人,就称他们为“蒙古症者”。
一直到1959年,医学界发现蒙古症病人是因身体内第21号染色体多出一个,也就是三个,这类人因此有47个染色体,而造成他们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并认为是蒙古症的名称是不对的,就改称“唐氏症”。我曾遇见一位连生了三个唐氏症孩子的母亲,她很坚强,每天忙里忙外,分别送三个孩子到适当的机构去教育、训练,我看了非常感动,她的精神可以做为所有父母的榜样。唐氏症的小孩是可以学习的。他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做简单的买卖,找钱等,所以穿衣、洗澡、煮饭、烧菜等日常生活都可以自己照顾,好好读书还可以读一些文章。一般的学者认为训练得好,可以有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有些家长往往把孩子送到中重度的智障教养机构,跟那些小朋友在一起学习,可能是不很恰当的。唐氏症的小孩脾气很大,个性固执,不太懂事,再加上语言发展缓慢,什么事都不太会表达,只会发脾气、哭。我举一个例子,在我研究中心,有一位小孩,来时连尿尿都不会,走路摇摇晃晃的,我们知道这种小孩愈小教愈有发展的机会。我们把这个孩子从运动方面开始训练。因为运动是智慧发展的第一阶段,如果运动功能建立好,则可以尿尿,可以说话了。学了三个月以后,他可以前翻,而且是很圆的翻滚过去。你几乎无法相信,这一个唐氏症的孩子三个月前懵懂无知,调皮捣蛋,不会尿尿,现在已能正常学习。这位妈妈很高兴也很感激。我们老师只用了三个月,就有明显的差别,在这之前她已请教过很多专家,但都不得要领。而我们的常理很简单,只是建议家长不必着急,不要急着教孩子说话、听话。。。。。。,先给他一点音乐的刺激,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让他抓。根据了解,有缺陷的小朋友,他们的身体状况多半也不好,有些会有营养吸收不良的情形,应该请教营养师、小儿科医师来改善,另外还要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等他六足岁,要读小学了才考虑他的教育问题。我通常告诉家长:儿童最需要两样东西,一个是营养的养,一个是氧气的氧。如果空气不好,脑筋就会不灵活,所以应该让孩子尽量接触新鲜的空气,多晒太阳,多运动,这些对一个孩子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若父母生了一个唐氏症这样的小孩,打击这是难免的,需要相当的心理建设,父母该怎么样来认同这个孩子,肯定这个孩子呢?我觉得孩子既然来到我们的家庭,我们就应有教养他的责任,父母亲不要一直往坏处想,这对双方都没好处,有一对夫妻,因为生了一个智障的小孩,为了教育他,他们特地到国外去学特殊教育,后来不但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还教了许多别的智障孩子,在教育界做了很多事。身体愈健康的孩子愈容易教,在智慧的启发上也愈快速,一定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一点也可作为任何一位父母的参考。若家中有特殊儿童的话,应常带出去与外界接触,不要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自己应先走出阴影,别人才能来认同你。像那位有三个唐氏症的妈妈,她活的那么坚强,很自然感动旁边的人,得到的鼓励自然也多。以前的人有这样的子女,一定把他藏在家里不带出来,现在的人观念改变多了。美国甘尼迪家庭之所以会关注特殊教育,就因为他们家里有一位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台湾有一些民意代表及知名人士,家里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们都能够走出来面对事实,努力来教育孩子,让他的生命更具意义,而没有埋怨为何他会是我们的孩子,这样的观念、认知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优秀或不优秀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尽最大的能力教育他们,善尽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