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面对面』谭元元:一枚硬币造就的国际舞者

(2013-02-01 11:31:05)
标签:

谭元元

舞蹈

旧金山

芭蕾

杂谈

分类: 戈辉直播

    著名的舞蹈大师乌兰诺娃给了谭元元这样的评价:“这是我近20年来看到的最年轻但又最具古典表演风格的女演员”。 评论家们这样评价谭元元,“旧金山芭蕾舞团王冠上最大的那颗宝石”。

    1998年,21岁的谭元元成为了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舞者,用三年时间走完了别人十几年都走不完的路。正如那颗美丽的宝石一般,她的天分,她的幸运,旁人的妒忌,聚集着目光,吸引着窥探。但当拨开所有粉饰,端详起这颗宝石的光泽时,不难发现,它的光中同样含着努力,亮中同样经过磨砺。

 『名人面对面』谭元元:一枚硬币造就的国际舞者

 

“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告别舞台”

许戈辉:从做专业舞蹈演员开始,这么多年来休过最长的假期是多长时间?

谭元元:我最长休过两三个星期吧,都是因为要养伤。最长那次是十八岁,刚进旧金山芭蕾舞团,练的太猛,所以脚背上一根骨头骨裂了,结果要穿一个大大的靴子,我不知道怎么形容那个东西,反正要用它把脚固定住。当时很郁闷,所以受伤是件很麻烦的事,不仅要照顾到身体,而且要调节心理。

许戈辉:舞蹈演员的状态是不是和运动员有些类似,不可以停下来,否则那种饱满的状态很容易流失掉?

谭元元:对。比如你一个礼拜休息两天,但你如果超过两天,第三天你就会觉得什么东西不对劲了。每天训练,肌肉对于你的动作产生记忆,形成自然反应。一旦你停下来,这种肌肉反应马上就减弱了。所以舞蹈最辛苦的就是要日复一日,重复做着已经做过无数次的动作。

许戈辉: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复跳着,会减弱舞蹈对你的吸引力吗?对你来说,舞蹈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谭元元:舞蹈演员是停不下来的,一停下来好像缺了什么似的。它的吸引就是自我挑战。想要把一个动作做到完美,就要不断的挑战自己。比如我跳《天鹅湖》、《吉赛尔》,跳完看自己的录像带,会看到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你对自己的要求永远不能松懈,见到困难就放弃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观众,我希望把最好的呈献给观众。

许戈辉: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你每次在回看自己的舞蹈时,这个门道到底看的是什么?

谭元元:门道就是细致。作为演员,你把自己感动,才可以把观众感动,所以舞蹈是一门非常苛刻的艺术。

许戈辉:你多次说过你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完美,但很多人却把完美这个词放在了你的身上,对这样的评价你心里有没有压力?是否让你产生对不完美的恐惧?或者对年华渐老的恐惧?

谭元元: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完美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纠正,可以改变。有时候人要接受现实,因为这个舞台上你跳一场就少一场,毕竟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活在舞台上。你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告别舞台。

许戈辉:我记得在2009年你接受采访,说到35岁就退休,这个想法现在改变了吗?在事业之外,怎么分配自己的生活?

谭元元:当时说的特别肯定,但现在到了这个岁数,反而觉得自己可以越跳越好,有更多的想法可以更饱满的表达出来。真正到了退的时候,我相信身体会告诉我这个信息。现在有机会我就去做一些物理治疗,比如针灸。有时候需要时不时的放松一下,逛街,约朋友聊聊天。我不能走太多的路,都是开车,一下子走太多路腰会受不了,还有我的跟腱走太多路也不行。所以我喜欢博物馆,但每次去都得分几次看。

 

与舞蹈的缘分,从硬币开始

许戈辉:你在以前的采访中提到,当年因为父亲反对,母亲支持,所以最后决定学舞是父母投硬币决定的,父亲不同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谭元元:他觉得舞蹈的艺术寿命太短了,像芭蕾舞演员,三十岁就差不多了。还有一点是芭蕾是西方艺术,很西化,穿的比较少,还要一直被男孩子举来举去,所以爸爸比较传统一些。后来上海芭蕾舞学校的校长一直打电话到我们家,鼓励我母亲把我送到舞蹈学校。我当时差不多十一岁吧,父母持不同意见,都不肯让步,我母亲就决定投硬币,最后硬币让我去学舞。因为我当时在学校成绩也相当不错,所以我母亲想先送我去舞蹈学校试试,不行还可以回来读书。

许戈辉:你的舞蹈生涯开始的很轻松,凭借一枚硬币就与舞蹈结缘,但真正和舞蹈接触后,有没有因为辛苦而退缩过?

谭元元:小时候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我进学校比其他人整整晚一年,所以刚开始我跟不上同学的进度。老师总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但我妈一直鼓励我。三年级开始,我就开窍了,新的老师接班,刚开始感觉我像面条似的,但有时候做动作会一下子感觉挺漂亮的,觉得我可以培养。可后来老师也要放弃,因为那会儿小,有小孩子脾气嘛,我跟老师说,你不要老冲我吼,我就不乐意这样做。

许戈辉:参加了那么多舞蹈比赛,有了那么多的舞台经历,现在还能回想起第一次登台时的感受吗?

谭元元:我第一次登台是十三岁的时候,演完跑到台下嚎啕大哭,我说我不要再上台了,怎么这么恐怖,我练了三四个月,一个变奏下来,就都乱了。我一上台腿脚都不听使唤了,一直在哆嗦,最后结束的时候我还是背对着观众结束的,那个追光一下来我就晕了。

许戈辉:你十五岁在法国巴黎的那次比赛,虽然遇上了前所未见斜舞台,但却得到了苏联芭蕾舞艺术家乌兰诺娃的满分,这场特殊的比赛对你意味着什么?

谭元元:我第一次遇到斜的舞台,倾斜差不多五度吧,这样观众可以看到你的整个足尖,更利于观赏。在欧洲很多剧院舞台都是倾斜的。但我当时不知道啊,我想这不是整人嘛!他们外国人从小训练就是斜的,当然没问题。我一上去就蒙了,这样的台在上面做动作是非常困难的。后来看到乌兰诺娃老师给我满分,我也特别震惊。颁完奖,在一个酒会上遇到她,她说,你非常优秀,把三个不同的舞蹈跳出了不同的风格,我觉得你很有潜力。你还很年轻,是学生,但如果你好好用功,你会成为很好的演员,要用心跳舞,芭蕾不光光是技巧,到了一定程度,用心跳舞才可以成为一个艺术家。她这些话是我的座右铭,我一直记着。

许戈辉:我知道旧金山芭蕾舞团是美国三大芭蕾舞团之一,签约一个年轻的亚洲舞者是非常难得的,况且你当时只有十八岁。是在怎样一个契机下,你签约的旧金山芭蕾舞团?

谭元元:在法国巴黎比赛我得了金奖,当时旧金山芭蕾舞团团长正好去送一个演员去比赛,他看到我的表演后,请我到旧金山芭蕾舞团做客席演员,跟他们同台给一个开幕式表演。之后我收到一封他的邀请信,我那会儿得到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在德国留学,收到信后,我就提着简单的行李去了旧金山。演完团长问我喜不喜欢这个团?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团,有很强的演员,有漂亮的剧院,有很好的观众,那你要跟我签什么样的约呢?我当时十八岁,他说我不给你学徒的合同,也不给你群舞演员的合同,我给你独舞演员的合同。我说好,我签。然后我就把德国的奖学金给退了,加入了旧金山芭蕾舞团,一年半之后,就晋升为主要演员了。

许戈辉:你可以说是连跨学徒、群舞、独舞三级,直接升到了首席舞者,这样横空出世,在舞团里有没有经历过像电影《黑天鹅》里刻画的那样,勾心斗角,被人嫉妒甚至陷害的情形?

谭元元:会有嫉妒,因为这个位置很多舞者可能要花上很多年才可以得到。刚去不会说英文,但从他们的眼神里,态度里都可以感受到他们不喜欢你。开始还会哭着打电话回家,后来慢慢适应就好了。但真实情况没有电影中描述的那么黑暗,那么血腥。芭蕾舞是一个年轻的艺术,艺术总监要不断的换人换新鲜的血液,推陈出新,所以人际上的纷争是不可避免的。

 

我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完美

许戈辉:之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穿越——三个女人的舞蹈》,是你和许芳宜、阿什莉-鲍德一起合作的一部舞蹈作品。你自己也说,这次对你来讲是个挑战,这个挑战具体是什么?

谭元元:这次演出我不光是以舞者的身份出现,而且还以副制作人的身份出现。节目是国家大剧院和英国伦敦赛德勒斯-威尔斯剧院、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制作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需要策划,提建议,找演员。大家都来自不同的芭蕾舞团,要确定档期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最后都确定好演员档期,还是有很多突发原因。本来我跟荷兰一个非常优秀的现代舞者有一段精彩的双人舞,但因为他在纽约排练时受伤了,还没完全恢复,所以我们临时又改了节目。所以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面面俱到。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甚至我们在首演前一天节目顺序还在换,因为这次推出了三个新节目《寻找光明》、《今时往昔》、《2乘2》,所以整体的效果只有当灯光、演员串起来才能看出好坏。直到演出当天下午四点一刻才结束彩排,七点半就开场演出了。

许戈辉:在飞来北京前一天,你还在华盛顿演出?

谭元元:对,所以大家真正一起彩排,是在公演前一天。我的舞伴是公演前一天早上五点到的,我当时比较担心他时差太厉害,很难发挥出最好的状态。不过非常欣慰的是,他在飞机上睡的挺好的,下了飞机就直奔练功房。但到下午四点,他眼睛就睁不开了,我说赶紧买个咖啡喝,一定要熬到九点以后才可以睡。

许戈辉:以前演出你只要关心你角色本身就可以了,这一次你必须要关心、过问很多其他问题,这和以往演出感觉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谭元元:对我来说,我永远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完美。但谢幕那一刻,观众的掌声让你觉得这是最大的奖励,辛苦都是值得的。

许戈辉:付出这么多心血,你们最想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是什么?

谭元元:我希望观众能看到更多元化的舞蹈。拿芭蕾来说,我觉得古典芭蕾是非常重要的舞系,是基础,但芭蕾不只有古典芭蕾,还有现代芭蕾。对一些编导来说,古典芭蕾太规范了,现代芭蕾反而能给他们表现内心的空间。所以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够跟这些大师级的编舞家合作,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个演员你就是要不断的尝试编导给你的新东西。我的问题是有时候我太想要完美了,很容易拒绝新想法,但现在我觉得应该更加放开自己,吸收好的东西,想办法消化变成自己的特点。

 

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

谭元元专访: 23日(周日)20:30首播 24日(周一)13:25重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