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人面对面』张大春:汉字发展是“积非成是”的过程

(2009-08-28 17:53:13)
标签:

张大春

《认得几个字》

汉字整形

名人面对面

许戈辉

文化

分类: 戈辉直播

 

这次采访就好像邻居拉家常,听张大春侃侃而谈如何为人子,如何为人父,就好像读他的新书《认得几个字》一样如沐春风;这次采访又如同当头棒喝,在这个几乎每句话都要追究“根本”和“正确”的大头春面前,作为主持人的我背上一直是冒冷汗的,不禁自省平日的自以为是和不求甚解。

 

父亲让我学会自我省察

父亲只读过私塾,但其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却让张大春受益匪浅。张大春把这理解为自己从父亲身上所克隆过来的情态,所以父亲从来没有真正过世。

张大春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发表文章,这时候起,父亲就担起校对和修正的工作。父亲会深夜等他回家,让他细读书中做好标记的地方,以此委婉地告之错误。张大春在书中写道:“‘查查字典!”是父亲几乎每天都要说的话。”这种温和的摘错方式让张大春觉得是“极其伟岸”的。“你看别人的缺点或者是无知,容易看到容易检。可我们自己的无知常常隐藏在自以为有知的背景后面。父亲从来不疾言厉色的去点拨,他总是绕一个弯,很委婉地让你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个我到现在都很难做到。我老是觉得有批评能力是一件不错的事,可是往往忘记在批评的过程里,我们自己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省察,忘记自己的无知在哪。”

 

儿子说,我是全家最啰嗦的人

张大春说,也许是因为做电台节目的关系,自己是个很啰嗦的人。他还在新书《认得几个字》中独成一章写自己如何啰嗦:和儿子张容下棋时会因儿子的独特发现而喃喃自语,教他背诗时会连续半小时反复念诵洗脑……所以在家庭票选时候,张容毫不犹豫地将最啰嗦的一票投给父亲。不过张大春转头又自信满满地说:“啰嗦呢,如果含金量够就行。第一个必须要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把普通的现象人事,抽成抽取一个概念。第二是针对单一时空中发生的事物,提供它历史深度。”虽然在与子女的相处中,他发现越来越多自己再啰嗦也不能回答的问题,但这些正是乐趣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由来。

 

文字的演变,古人一样在“犯错”

对于近期44个“整形”汉字所引发的网络激辩,张大春说,这是“折腾”。因为在台湾,类似的事件早已见怪不怪,不久前台湾教育部还专门规定了蛤蜊的“正确”读音。在张大春眼里,这就是多此一举。喜欢书法的张大春对待汉字的态度却很开放,他认为很多约定俗成的读法、写法早已“积非成是”。他用“每况愈下”这个成语的演变来说明,我们眼中的古人对于更久远的文字解读也有误差。他说,最早出现的是‘每下愈况’,来自《庄子秋水》,意思为‘你越想了解一件事物真实的情形,就越要接近它的底下’。几百年后,被当时的人改造成“每况愈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才出现我们现在比较常用的含义“越来越糟”。张大春认为,汉字在糟蹋、扭曲中发展流传,但这并非不是美好的经验。好比现在富有创造力的网络语言,他甚至期待一百年后的《汉语大词典》中能出现这些汉字的新注解。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8月30日  (周日) 20:30 首播

9月01  (周一) 13:25  重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