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作协铁凝华生名人面对面许戈辉杂谈 |
分类: 戈辉直播 |
作协不是衙门
面对青年作家,招安还是救赎?
1999年,“新概念”作文大赛让一批独具个性的年轻写手飞速走红。“80后”就这样以文坛为起点而异军突起。回想起来,那又何尝不是一场热闹的文学选秀?如今,这批一直被“散养”的孩子们已经长大,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文学市场分额。近年,作协屡屡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这一举动被媒体渲染成作协对80后作家的“招安”。铁凝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她认为,80后作家群体的主导权一直被过分时尚的一批所占据,而他们笔下的生活并不是80后的全部。她说:“这是一种生活对另一种生活的遮蔽”。“概念中的80后,仿佛被界定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一个群体。他们比较时尚,也确实赢得了一批年轻读者。如果再深入地了解一下,你会知道有一大批并不生活在大城市,甚至生活在边远地区的80后,更值得或者说同样值得媒体的关注和介绍。在物欲的社会氛围之下,他们还能够坚守着自己的土地,就是保持着对文学的敬意。”要还原真实“80后”的生活,将他们纳入同一个体系也许能找到一种平衡吧。
50知天命,知婚姻。
铁凝于2006年当选作协主席时已49岁,事业成功的她却仍然单身。当时媒体采访铁凝总免不了“关心”她的情感生活,她也屡次强调自己并非独身主义,只是还没有准备好。“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作了,那时候身边没什么特别年轻的人。但当年龄一天天大以后,你会越发地会觉得,有一个好的情感,让你甘心情愿跟他相伴终生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好的婚姻就一个人也挺好,因为没必要凑合。我们为了什么呢,难道为了一间房子,或者一份生活费?”一个在精神上真正独立的女人是值得敬仰的。
如今铁凝在知天命之年获得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她的丈夫华生是燕京华侨大学校长,也是颇有名气的经济学家。铁凝称他是可以一生与之相依为命的人,她的人生也因此而完满。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上集:
7月5日
下集:
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