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携手2008』 张琳没得游泳金牌是因为战术失误

(2008-10-23 14:34:57)
标签:

张琳

江滨波

陈映红

中国男子游泳

携手2008

许戈辉

体育

分类: 戈辉直播

    今年的水立方诞生了一个“世界奇迹”,他就是菲尔普斯。而我们也拥有一个“中国奇迹”,他就是张琳。张琳在400米自由泳项目中获得了一枚银牌,说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分量最重的一块银牌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他打破的是中国男泳在奥运会上零奖牌的魔咒。他圆了老一辈男泳选手50年的奖牌梦,却还没圆自己的金牌梦,谁会比他更期待伦敦呢?

『携手2008』 <wbr>张琳没得游泳金牌是因为战术失误

 

 

夺银全凭八年苦练

张琳为中国男泳争了口气,但他并不是菲尔普斯那样的天才。他幼时第一次下水试泳差点被淹死,那时候他就知道游泳并不像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样轻松。当年那么多小运动员中陈映红教练为什么偏偏就留下了张琳呢?“他是我2000年选拔上来的,当时他在组里面并不突出。练了半年以后,我发现他吃苦的劲头比较好。水感各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提高。我刚开始接手他的时候是有多年规划的,在这八年里面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才有了这种结果。”如今的张琳已经被称为泳坛的刘翔,今年刚满21岁的张琳,和4年前在雅典夺冠的刘翔一般年纪。和刘翔天生的霸气张扬不同,张琳是个谦虚乖巧的孩子,面对镜头甚至还有点木讷。在采访中我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和菲尔普斯生在同一个时代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张琳答道:“我幸,因为他跟我不是一个项目。”虽然这样的回答非常机智,但同时也缺了点底气,相信时间会让他成为真正的王者。

 

数名次从第八名数起

    张琳的确是个很谦虚的人,甚至有些不自信,在平时的生活也比较腼腆,到了演播室更是很少说话,最有意思的是,据他讲,当他游到终点时,回头看成绩牌,由于自己这次在前 350米是排在后面,因此就从第八名看起,一个一个往上看,第56名还有些没看清,结果一直数到第2,才看到自己的名字,“第2就第2吧,”张琳心里想。

 

没得金牌是因为战术失误

    张琳得银牌已经是个突破了,但毕竟只差058秒没得金牌,令人遗憾,我们在比赛中可以看到,前350结束时,张琳还只是排在第七位,但最后50张琳发起冲刺,最后获得亚军。张琳的教练陈映红说:“张琳的前350比预定的战术安排慢了1秒钟,可能有大赛紧张的原因吧”,张琳也承认自己紧张。另外陈指导也说张琳的转身还需要加强,这是他的弱项,每个转身好,就能争来至少0.1秒,400有多少个转身啊,这次不就差058秒么。

 

在澳大利亚磨练自信

张琳曾一度在亚洲泳坛难觅敌手。但2006年,一个韩国小子的横空出世让张琳尝够了失败的滋味。他就是朴泰桓,是他让张琳的自信跌到谷底。朴泰桓之所以有亚洲游泳运动员难以匹敌的速度,正是由于他常年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接受训练的原因。于是张琳也萌生了“走出去”的念头。澳大利亚,就是他和陈映红教练最后的选择。

对于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的澳大利亚来说,沙滩,海浪已经成了澳大利亚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张琳是典型的中国孩子性格——内向腼腆,在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国家中训练,张琳也逐渐开朗起来,信心也慢慢回来了。除了自信心的恢复,训练态度的变化可能是他飞速进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外国运动员都是自己交钱去训练,你想练就练,不想练就可以走。我们到那也是这样,珍惜每一堂课。第一次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可以说没生过病。”“学会了化被动为主动”——这让张琳彻底地成长了。

 

中国男泳50年代的辉煌

张琳实现了中国男泳奥运奖牌零的突破,这肯定让老一辈的游泳爱好者回忆起50年代中国男泳的辉煌。中国游泳队的领队江滨波回忆说:“50年代我们国家队因为特殊原因没有参加奥运会,所以世界不太了解我们。我们有些项目其实已经达到世界水平。”比如当年有“中国蛙王”之称的穆祥雄,他一直视与奥运会的失之交臂为人生最大憾事。1956年,他没能去成墨尔本。随后他在上海举行的奥运模拟赛上创造了100米蛙泳的新世界纪录,比当年的奥运会冠军还快了将近2秒!穆祥雄可以说是特殊年代下的悲情英雄,所以张琳是幸运的。

对于这次仍旧输给朴泰桓的结果,张琳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和一千个假设。如果不是在第五泳道,也许胜负真的就会不一样吧?不过张琳最后上演的冲刺奇迹,已经有理由让我们更期待伦敦。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10月24日(周五) 晚 21:50 首播

10月25日(周六) 早 04:15 ,15:02 重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