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竞技携手2008许戈辉奥运志愿者 |
分类: 戈辉直播 |
“志愿”在北京的美国人——老杜
故事一:错译事小,文化误读事大。老杜的纠错之旅始于6年前的一场京剧表演,2001年10月的某天,他在长安大戏院欣赏京剧《大闹天宫》。因为字幕翻译的失误,引得场下的老外一阵阵哄笑。虽然是小小的失误,但老杜却认为可能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于是老杜开始了对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长达6年的义务纠错。
故事二:菜名翻译难倒美国教授。菜名是我们中国文化中非常复杂而有趣的一个部分,别说是外国人,就连中国人自己都云里雾里。老杜说,翻译菜名的过程“太痛苦了”。曾经为了翻译菜单,老杜和他的同僚平均每周工作60小时。这次节目现场我们让观众用菜名考考老杜,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故事三:不是志愿者的志愿者。让大家意外的是,老杜并没有参加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申请。老杜认为,“我就是一个志愿者”,并且他一直在行动。目前他正计划着如何发挥老年人在志愿工作中的在作用。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是一个真正的志愿者。
最专业的志愿者代表
语录一:微笑,是赛会最好的名片。笑容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拥有消解冰雪的能量。在多哈亚运会期间,梁苏会向各国志愿者分发“微笑圈”,以此直观而温暖的方式宣传2008北京奥运会。
语录二:没有培训,志愿者工作不太称职。上海特奥会期间,梁苏会也参与了志愿工作。由于没有场馆地图和现场的种种不确定因素,梁苏会好几次都不能给运动员确定的答案。当时梁苏会最大的感慨就是岗位培训是多么重要。就算是老志愿者,也必须有针对不同比赛进行专项培训。
语录三:志愿者是优质的“复合材料”。志愿工作人人都能参与,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志愿者的服务领域包括礼宾接待、语言翻译、交通服务、安全保卫、医疗卫生、观众服务、沟通联络、竞赛组织支持、场馆运行支持、新闻运行支持和文化活动组织支持等。所以这位材料科学女博士给志愿者下的定义是:志愿者是优质的“复合材料”。
本期节目播出时间:
11月30日(周五) 晚 21:50 首播
12月 1日(周六) 早 04:15 ,15:02 重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