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道主如何借地利之势

(2007-09-14 10:40:21)
标签:

许戈辉

意想不到

携手2008

峦树

金亨七

       

    9月14日《携手2008》节目,将探讨“场地”在体育比赛中的影响和作用,这其中,着实有不少意想不到。


意想不到的嘉宾

 

            东道主如何借地利之势

             

    说到嘉宾峦树,资深的摇滚歌迷绝对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他是著名摇滚乐队“黑豹”的键盘手和第二任主唱,但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全国马术冠军,恐怕就不是那么众所周知了。峦树在1994年离开黑豹乐团,之后他自费组织了一支专业马术队,自费聘请外教,自费出国学习马术,竟颇有些传奇地夺得了1997年全运会马术冠军。在原创音乐圈中,他传奇的经历常常会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谈资。当问到对于北京2008奥运会最兴奋和最期待的是什么,峦树脱口而出,“最兴奋的就是能在家门口见到传说中的那些宝马良驹”,爱马之情油然而生。

 

意想不到的“马前失蹄”

            东道主如何借地利之势

    

    这是一个悲剧,在2006年的卡塔尔多哈亚运会马术比赛中,由于赛前下了大雨,当时的场地泥泞,韩国马术运动员金亨七在翻越一个难度并不大的障碍时落马,被马压到颈部,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按照以往经验,场地在泥泞的情况下一定对马术比赛不利,马是马术比赛中的主力选手,又是灵性的动物,场地的好坏,对马有直接影响。难怪峦树深有同感的说马术是受场地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

 

意想不到的红土王PK草地王

 

    奥组委网球项目的竞赛副主任,比赛场地专家万建斌却认为,所有的项目中,受场地影响最大应该是网球项目,场地的不同甚至直接导致冠军易主:

 

    东道主如何借地利之势  

 

    就在前不久结束的美网比赛中,费德勒第五次拿了冠军,四大满贯中,费德勒其他的都得过,就是没有得过法网的冠军,这其中有何玄机呢?因为在法网中有一个克星-纳达尔,纳达尔可是法网红土地的好手。但,纳达尔在其他大满贯的赛事中成绩却又都会屈居亚军,只有在法网他得过三次冠军,这中间就是场地做的文章。温网是草地,法网是红土。费德勒是“草地王”,那达尔是“红土王”的美誉都绝非“浪得虚名”。

 

    2007年5月3日,在西班牙马洛卡,费德勒与纳达尔,在红土草地混合球场进行了一场极具创意性的比赛。比赛场地是赛事组织者花了19天,163万美元打造的独一无二的“草地红土混合场地”。比赛时,一半是红土,而另一半是草地。红土球速慢,来回合多;草地有不规则弹跳,运气成分高。有意思的是,由于频繁交换场地,两位巨星也都要在换边时更换不同的球鞋。

 

    赛后,费德勒说:“以前我们一直在相同的球场比赛,所以今天的比赛真的非常有趣。”纳达尔则表示:“这是一场漫长的比赛,由于场地不同所以球速也变得不同,我们都花费了一些时间适应。我的双腿很难在草地和红土之间找到平衡!不过通过这两个半小时的比赛,我感到比赛很有趣。”

 

意想不到的东道主

 

    峦树还是明星足球队的成员,所以也算是足球行家了,回顾起本届南非八国赛国奥垫底,峦树戏说20好几年前在“菜地”里踢足球的历史又重演了,草皮问题让我们突然回想起曾来上海参赛的马德里竞技队和曼城队。虹口球场糟糕的场地令他们均表示不满:“在这样的场地上踢球,对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奥运会历史上,东道主向来得到照顾,这话说的一点儿也不假。1980年原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就有这么一个“借东风”的故事,标枪比赛中,有一个苏联选手名叫库拉,高大威猛,金发蓝眼,胳膊上的肌肉块比小腿都粗。赛前耀武扬威,就要把这块金牌收入囊中。可比赛一开始,库拉就傻眼了,扔了几次,不是犯规就是扔得太近。眼瞅着比赛就要结束了,就在这个时候,旁边苏联的工作人员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牙一咬、脚一跺,“咣”地一声,就把体育场入口的大门给打开了。这一打开不要紧,投掷场上的风速就超过了2米,小风嗖嗖的,比那电风扇扇得还快呢!库拉抓住时机,“嗖”,顺风就这么使劲一扔,创造了91.20米的“优异成绩”,差点儿从场这边扎到那边。没说的,这成绩肯定必是金牌无疑了!

 

    当然,上面的事例有点过火儿。2008奥运会在北京,用万建斌的话来说,我们占据了主场地利的优势,场地将更有利于中国运动员,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多、更快也使得备战训练会更有针对性,但应该说,只有真正具备了技术实力和出色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才能借此“地利”夺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