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将一切的光荣和失败都聚焦在充满了胜利和遗憾的竞技场上,但竞技场毕竟是有限的,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站在场边,成就着别人的胜利与梦想。徐立功,国家女子柔道队陪练,陪练出世锦赛冠军张颖,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孙福明,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唐琳、袁华,亚军李淑芳,以及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军刘霞等众多女子柔道健将。光荣属于领奖台上的女孩子们,徐立功站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当着幕后英雄。我们不知道,他心中曾经有过哪些酸甜苦辣,也不知道,他曾经拥有过哪些梦想。

也有的梦想
徐立功一直说,他太喜欢柔道了。92年,14岁的徐立功就跟着教练从青岛来到了国家女子柔道队,国家队这三个字,让他觉得可以开始为他的冠军梦想拼搏了。
陪练,其实应该叫“陪摔”。每天至少300次不停被重重摔倒。为了保护住自己的头,胳膊经常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垫子,时间长了后胳膊麻木,没有感觉了。个头粗壮却说话腼腆的徐立功,说“你可能想象不到,我有时候,一听我们教练的哨音,马上去拿柔道服的时候,身上就起鸡皮疙瘩。在想着这个下午怎么熬,这300次怎么熬!”
洁白的柔道服胸口上,一枚鲜红的国旗,穿上那个漂亮,帅气!可是徐立功却对柔道服产生过特别的恐惧。
当问到,双方摔着摔着会不会急眼,他说,那是常事。经常还被那些姑娘们联合起来,揍一顿。那些姑娘们可是些柔道冠军啊,手下不会太留情。
看着徐立功拧着粗大变形的手指,讲着陪练的艰苦和精神压力,脸上却是一谈起那段经历就忍不住的兴奋,才明白他有多么喜欢柔道。
他以为只要每天自己在业余时间加紧训练,多吃一点苦,成绩好了,总会有参加全国和世界比赛的机会。所以其他陪练都已经累趴下来,他还在默默咬牙自己训练。边陪练边训练的徐立功在97年取得了全国青年锦标赛78公斤级冠军,99年又拿下了全国成年柔道锦标赛第五名和城运会第四名,这时他21岁,正到了技术熟练,体力充沛,冲击男子柔道更高目标的黄金时期。可是就在徐立功已经定好了票,雄心勃勃准备参加全国男子柔道锦标赛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队里要他留下来为备战2000年奥运会做陪练。
说到这些,徐立功会显露出他的委屈,“唐琳她们有梦想,要冲击奥运会冠军,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啊,我也想去奥运会上拼一拼啊”,一句话,道出憋在他心里多少年的秘密。
为了奥运会目标锁定的金牌,徐立功一次,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的计划,他的付出是卓有成效的。2000年奥运会,女子柔道大获全盛。而无数次做过奥运梦的徐立功,却连奥运会的赛场也不可能去,他在家守着电视,为自己的伙伴加油喝彩。
当掌声响起,当女孩子们终于圆了梦。而他这个大男人,却感到了无限的失落。
永远的英雄
徐立功爱柔道又怕让自己的家人知道柔道。因为,他说,一般人是无法理解和忍受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每天被摔成那样的。爷爷为他起名立功,他一直想好好在赛场上立一功好让爷爷奶奶得到安慰,而陪练的功劳是没有办法刻在奖牌上,挂在脖子上,登在照片上,拿回来给爷爷奶奶看的。他哭了,一提到家人,他就会委屈得象个孩子。这么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有这把子力气,可就是没能在赛场上使出来,窝心!
他一切的安慰就是现在这个家了。温柔的妻子,按他的说法就是“根本没有体育细胞”,从来就不知道他陪练的事情;乖巧的小女儿,那可是他天天抗在肩膀上满操场跑的宝贝。
当他在现场意外地看到我们的片子,听着女儿和妻子对他理解和关爱的歌声、话语,他的眼睛又再次湿润了。真情不会让人脆弱,它只让我们感动!
一帆,女儿的名字是徐立功起的,多少的爱和希望都在这两个字里了。
当妻子和女儿出现在演播现场,当女儿为爸爸挂上了一块象征胜利的金牌,当《真心英雄》的旋律再次响起,当观众们举起
“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的标语…..徐立功终于放下了心头所有的忧虑,和怀抱的女儿一起,笑得明朗而灿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