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戈辉手记 |
“纤体小猪”-- 哈哈,这名字让我拍手叫绝;而兀蒙拉对梦工场的中肯批评又让我好好地总结。我希望这个节目能反映出:时代变革,网络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冲击,也造就机遇。不过我也明白,观念的新颖并不代表制作的精良。还要努力改进!
前两天梦工场程青松专集,播出后收到不少鼓励,看来人们对于同性恋问题在认识上真的有很大进步。这里是我的节目手记。
于无声处
— 采访程青松手记
五年前,我的节目第一次涉及了同性恋的话题,采访对象是社会学家李银河和电影学院教师崔子恩。记得在节目的结尾我引用已故作家王小波的话说:倘若世界上存在着完全不能解释的事,那是因为有我们并不知道的事实,而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想知道。比如以前我们不知道同性恋的存在,因为我们是异性恋,我们不明白农民为什么非生很多孩子不可,因为我们是城里人。 我想李银河的研究和崔子恩的倾诉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 —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一个未知的事实,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五年光阴,那个曾经未知的事实正在被一步一步地揭示与接受。在全球范围,荷兰第一个在法律上承认同性恋婚姻,继而有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在中国,我们也终于看到,不仅《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同性恋不再必然地被划为心理异常,而且在各种公众场合下,同性恋的话题已经可以被客观地探讨,部分同性恋男男女女也已经大方地示人。这一次我再次涉及这个内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已经不用探讨同性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经历坎坷艰辛,即便像程青松这样的幸运者,也曾经付出过刻骨铭心的情感代价。不过,他和很多同志的同感是:真的要感谢网络!有了网络,好像找到了组织,好像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家庭。
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网络不过是个消遣娱乐的平台,然而对于对于像同性恋这样的群体,网络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他们作为个体的隐私性,同时又最有效地保证了他们作为群体发出必要的声音。不夸张地讲,当许多传统媒体还在解读政策的时候,网络媒体却在影响着政策的变革。
网络媒体,于无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