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后感
(2025-03-30 08:19:22)分类: 天佑文集 |
六二班刘天佑
今天我学了一篇文章,是李星华回忆自己父亲李大钊的那篇《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读后让人感受深刻。
文章主要讲了十六年前“父亲”在北京从事地下党的工作时,因局势紧张而烧掉文件,但也不离开白色恐怖下的北京。在工友阎振三被捕,国民党反动派来抓捕李大钊时的沉着冷静,以及李大钊在法庭上大义凛然,最后英勇就义的全过程。
其中让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明明知道工友阎振三被反动派抓走,情况十分危急,父亲本可以开北京,但为了革命事业却毅然决然留在北京。他这种为了革命事业不惜付出生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也许不需要我们披坚执锐,可是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国之间的博弈,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998年台海危机时,我国在台湾发射了两枚导弹,美国却把gps定位关了。而那时的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定位系统,我们根本不知道导弹最终落到了哪里。银河号事件也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屈辱。现在我们国的北斗导航,空间站点,东风导弹,航空母舰,六代机,量子通信等大国重器的研制成功,就是科学家们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出来的。由于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我们才有底气面对世界强权的打压奋起反击。
学习李大钊等萃命先辈的精神,就要求我们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不怕困难不伯牺牲,一往无前。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将来大国竞争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敌人,让伟大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