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苦楝,我的知己

(2023-04-27 20:41:17)
分类: 钓叟心语

作者:刘在智
人间四月,繁华散尽。桃红随了流水,李白染了泥泞,金灿灿的油菜花变成了针尖似的绿荚儿,眼睛似的豌豆花长成了餐桌上的青豆儿。忙碌了一天,迈着蹒跚的步子,走进那断壁残垣围成的的小院。甬道上破损的方砖仿佛顽皮的小孩在稿纸上抠出的一个个小洞,向你抛着媚眼儿。锈迹斑斑的下水管流出黄褐色的眼泪,在地面上画出玄幻迷离的图案。不知谁家松动的窗棂在风中发出啪啪的轻响……
昔日的校园已割裂成三部分,中间是气宇轩昂的幼儿园教学楼,巍峨的耸立,像一个新贵,展示着自己的荣华富丽。东头是新宿舍区,簇新但空间狭窄。西边是老宿舍区,老旧而疏阔。这里有二十套七八十平米的房子,其中一套便是我的蜗居。
小院虽然破败,却非常清洁。没有疯长的野草,也没有零落的黄叶。这要感谢三位退休的女邻居,他们每天含怡弄孙之余,扫地,拔草,不辞辛劳,才给这年华老去的小院,留下一丝人间烟火的盎然生气。
小院原来是校园的一部分,曾被称着小操场,中间还有个种着茶花、樱花、石榴的小花坛,林间有十来米长,一尺来宽的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历经三十多年的风雨,小径依然同当年一样风姿绰约。小院虽还有半截围墙,又被幼儿园的透视围栏隔开。也颇有点独门独院的清静。院里林木森郁,玉兰秀丽而挺拔,香樟婆娑而雄壮,白桦沧桑而伟岸。枝头群鸟啾啁,也别有一番雅趣。

迈过方砖晃荡的甬道,忽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芳香。不似雅诗兰黛的奔放热烈,也不像圣罗兰的清新淡雅。那是一种纯正的中国香,有兰的幽远,荷的清新,桂的沉郁,还混和着一种让人沉醉的醇酒的芬芳。我知道,这是那棵我相识相知四十多年的苦楝树又开花了。四十年的职业生涯,有三十多年是在这棵苦楝的陪伴下渡过的,它是我难得的知己。
1978年,16岁的我,没有参加高考,便卷着铺盖回家,在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当时的新沟区教育组组织全体民办教师在新沟中学进行暑期培训。每天早出晚归,中午不能回家,学校就在小河湾找到一家农户,让学校的炊工给老师们做午餐。每天中午上学放学,都要路过一段荒凉的小路。当时这里其实是一个遍地垃圾的坟地,杂草丛生,遍地瓦砾。但却有一棵手臂粗的小楝树,虽不粗壮却很挺拔,在瓦砾杂草丛中显出一抹惹眼的明亮。这便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棵苦楝。当时的我,对这棵苦楝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一个半大的少年,为了自己能够填饱肚子,为了弟妹不再挨饿,我没有参加高考,就辍学走上了民办教师这条风雨荆棘的路。如同这道旁苦楝一样。没人照管,也无需浇水施肥,却兀自在这杂草丛生,瓦砾遍地的环境中卓然的成长起来,与周围的野草灌木争夺着养分和阳光。这与我的心灵有一种莫名的契合。
说实话,这一段时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很美好的,食有鱼肉,学有名师,年末还有比壮年的父母还多的工分,(民办教师没有工资,是和公社社员一样挣工分的),不必为填饱肚子而烦心,也不必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而疲惫。每天中午走过这一条小路,见到这棵苦楝,看它在烈日的暴晒下,树叶依然翠绿,一点也不萎靡。我每次都会在树前凝望一会儿,抚摸着它的躯干,希望我也能和它一样,在困窘中茁壮成长起来。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又来到了这里。昔日的乱坟地成了一座美丽的校园。十年后再见这棵苦楝,它已长到大碗口粗细。在进行校园绿化的时候。这棵苦楝也侥幸留了下来,和几棵移栽的大树并排站在校园的一角。与香樟为伍,与樱花为伴。
于是,后来的三十余年,我便在这棵苦楝树下学习,生活,工作。它也曾与那些香樟玉兰一样在我笨拙的笔下入诗入文。留下许多开怀的瞬间与失忆的落寞。教导学生,养育儿孙。它是我的良伴,也是我的知己。

苦练每年四月底都会开花。花期很长,香气比菊清新,比梅醇厚,是那么的清雅绵长。让人闻之神清气爽。
依稀记得,那夜,月华如水,清风如绸,循着香气,倘徉在一片浓浓的树影之中,脚下发出吱吱的轻响,缓缓地蹲下身子,发现脚边半紫半白的细小花瓣撒了一地,用手捡起几片纤弱的花柱头,放在鼻子前嗅嗅,清香满面。抬眼向天,浓荫匝地。那棵水桶粗细的苦楝卓然耸立,虬曲的枝干从树丛中穿出,比旁的樟树高了一截。树冠方圆数十平方米,枝条在空中伸长手臂,好似要与身傍的香樟把臂言欢。那舒展的枝条亭亭如盖。退后几步。借着月光可以看到那株苦楝上满是半白半紫的小花,像雪团一样堆积在树冠上,如云如霞。在如水的月光下,散射出一片盈盈的光晕,真是好看。一阵清风拂过,细细的花瓣簌簌地落下,温柔地洒在我的头上肩上,还有几朵调皮地钻进衣领里。那淡雅的幽香也从鼻子,从我的每一个毛孔钻进身体,沁入心肺。
江汉平原的苦楝是很平常的树种,它可以在任何贫瘠的土地上生长,你不需要特别的栽种,有成年苦楝的地方,每年秋天就会落下一地状如小枣的种子,孩子们都叫它楝树枣子。或是被雨水冲刷掩埋,或是被路人的脚步踩入泥里,来年春天都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株树苗。苦楝生长极慢,三五年才胳膊粗细,十几年也就碗口大小。当不得大用,所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只好在农家门前屋后自生自灭。不过,谁家门前要是有一棵大苦楝,那树下一定是夏日晚餐摆饭桌的好地方。因为苦楝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树根、树皮、树干、枝叶、花朵、种子全都是苦的,蚊虫不咬,苍蝇不叮,蚂蚁不爬。桌子放在下面非常干净。
本人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家中兄弟姊妹多,小时候根本没法讲究什么食品卫生。找到什么能吃的东西都会往嘴里塞,肚子里长蛔虫是常有的事,没钱买药,父亲就挖了苦楝的根煮水给我们喝,那个苦,黄连根本没法比。每次硬灌下去一大碗,还真管用,能打下许多的蛔虫。所以留在儿时记忆里的苦楝就是一个“苦”字,从不会留意他那一簇簇一团团芬芳馥郁的花朵。
前两年学校搬迁,传说这里要用于商业开发,很是为这棵苦楝担心了一回,怕将它砍去做了柴薪。后来看了公布的城建规划方案,心中不由感到一丝快慰,因为这棵古老的苦楝,有可能陪我共渡余年,岂不快哉?

静静地望着这棵长了四十多年的苦楝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这春天的繁华已逝,夏天的热闹迟到的时节,苦楝独自咽下生活的风雨,将自己的一脉心香,默默地在寂静的夜空中抛撒,不也是一种可敬的情怀么?恰如一位令我景仰的故友,不管生活给他多少荣光,也不管生命中有多少磨难,白云苍狗,世事无常,他总是坚守自己做人的本心,以一颗大度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和他在一起,你永远如沐春风,没有勾心斗角、处处设防的心灵重荷;也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牢骚。就如苦楝一般:将生活的苦涩藏在心底,给人的总是那份可人的淡雅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麻城看社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