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蕙
陈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279
  • 关注人气:8,7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印象-之 色拉寺

(2011-05-29 00:20:57)
标签:

西藏

色拉寺

旅游

分类: 真言实语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作为拉萨三大寺庙之一,色拉寺是不得不去的。
  色拉寺于明代永乐十七年(1419年)兴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脚。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
  
  色拉寺内保存着上万个金刚佛像,大多为西藏本地制作。还有许多是从内地或印度带来的铜佛像。大殿和各扎仓经堂四壁保存着大量彩色壁画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里的“马头明王”像。在四层吉扎仓里面,进大殿直走,过一排小殿,最里面就是。

我们在朋友的带领下,把头伸进一个小神龛里面,触碰马头明王的基座,据说可以得到无上的幸运。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之后,自然要观看色拉寺最有名的辩经。辩经园就在通往正门通道的北端。辩经时间一般从15:00开始,可以随意观看。

辩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式。多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
   辩经这种方式最早源自印度。公元792年,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莲花生、寂护(就是建桑耶寺的那两个人)等高僧,入藏宏法。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这两派本着“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原则,摆开了一场论战擂台,誓要一见高低。结果汉僧不敌印僧,十分丢脸地败下阵来。落败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比印度佛教差劲,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讲究的是顿悟,是心领神会这种注重性灵和感性思维的方法,一旦与人辩论起来,顿时变成锯了嘴的葫芦,敌不过擅长逻辑思维,强调正误推判----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辩论和演说----的印度佛教,只好灰溜溜认栽走人。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有一次辨经活动。这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于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

看着他们的身形,听着他们的声音,热烈气氛使人深受感染。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西藏印象-之 <wbr>色拉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佛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