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2010-08-12 11:48:24)
标签:

叶嘉莹

文学

文化

分类: 温哥华事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

                                                                何方

 

      首先感谢岭南长者学院为我们所做的周全安排。不仅每年夏天为我们组织这样好的讲座,而且还在今天组织谢师宴,让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够有机会表达对先生的感恩之情。

    中国古人讲天、地、君、亲、师,又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有很重份量的。长者学院今天组织这样一个谢师的活动,又有这么多同学来参与,本身就表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师道还没有陵夷殆尽,在我们中国人中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在听叶先生讲座的过程中,我常常和我太太陈蕙讨论,为什么叶先生的课有如此大的魅力?我们觉得这里面有两种美:一是文学之美,另一是人格之美。

    叶先生以她独有的对诗词的细腻品味,以渊博的文学、史学知识,旁征博引,把艺术作品的美给我们展示出来。这是文学之美。

  但我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叶先生告诉我们,伟大的人品是在遭遇人生困境时体现出来的,而这人品也体现在诗人词人的作品中。上次叶先生讲到欧阳修的两句词: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眉黛蹙。我就想,尊前百计是一种苦,是佛教里讲的求不得苦。为伤春而眉黛蹙,是另一种苦,是伤别离苦。这是佛教所说八苦的两种。所以人生是充满痛苦的,人生又是无常的。那么,在这充满痛苦、无常的人生中,我们当何以自处、何以托付呢?是须尽笙歌此夕欢,还是要看尽洛城,还是在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常中寻找一种似曾相识燕 归来的永恒?这是古人不同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反复思考的。

  我们知道,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审美主体的领悟是有很大不同的。叶先生授课所具有的力量,不仅是来自于她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来源于她对于人生的领悟和观照。得益于这种对人生的观照,她才能将诗词中更为深刻的人性的人格的力量揭示给我们看。这是叶先生授课中的人格之美。这是这次学习我最大的收益和感受。 

  我的母校北京师范大学有一句 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是形于外,寓于内的是心正,要具备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叶先生真正是师者之楷模。

   今天我们汇集一堂,举起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不知道谁最有情,但我想我们都对文学情有独衷,因此我提议大家举杯:祝愿叶先生身体健康、精神健旺,年年来为我们开课,至少再开二十年!祝愿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学绵延不 绝,顺利地而且完整地传承下去,不仅传承下去而且发扬光大!干杯!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和老公成了同学。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关于何方发言,有一个笑话,会在明天的墨墨语录中写出。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呵呵,居然还有结业证书!


                          在叶嘉莹先生谢师宴上的即席讲话--何方

                   王建教授现场助兴山东快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