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瑜伽 vs 量子物理學  之我见

(2009-07-22 06:27:18)
标签:

健康

瑜伽

杂谈

分类: 瑜伽瑜伽

昨天转载了Judy的文章,今天忍不住也写点感想!

 

第一次接触“量子物理学”这个概念,是在三年前,德芬到我的蕙工作室来分享电影《我们懂个X》。影片中采访了数个量子物理学家,并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了一幕幕“心”造现实的画面。

当天晚上,我和何方正好到北京医院李晶主任(现已去世,唏嘘!)家中做客,她的先生郑春开是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教授。还记得当我向他请教关于量子物理学的概念时,他先说了一堆关于波,关于粒子等等专业知识,后来看我眼神中越来越多迷茫,便简单地运用了火车向前出发以及到达的相对时间空间概念,来阐述同时存在的道理。并讲述了量子物理学中精神决定粒子的结论。

 这个大自然宇宙中神秘的产物,在修行中能焕发出不可思议的智慧。科学不讲唯心,却用种种方法验证着唯物之外的东西。从质子分解推论识能与轮回;从第十一度空间与超光速的发现以及新太阳系的陆续发现印证宇宙超越时代。。。

瑜伽 <wbr>vs <wbr>量子物理學 <wbr> <wbr>之我见

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Erwin Schrödinger‎有一个关于猫的实验。猫在没有被我们观察前出于非死即生,非生即死的状态,猫即活着又是死的,但当我这个观察者用意识介入时,我们会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不是死亡就是活着,两种可能性在精神观察的一瞬间转变成一种实在。也就是说,粒子如同幽灵一般在我们周围生生灭灭,是我们的精神决定了粒子出现的地点,在概率与无数的可能性中,我们的意识寻找并选择到了一种可能性。

这已经超越了唯物主义,对同一件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生命形式有不同的解读和意义。荷叶,对我们来说是一片美丽的叶子;对露珠来说,是一张大床;对池蛙来说,是一个栖息所;对于荷花本身来说,是汲取养分的工具。。。对不同的客体来说,客观一词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因为客观事物在根据主体而产生改变。“那么物质本身就是对概率的解读,或者对可能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完全根据自身条件来确认的,因此只是对全息信息的部分读取。”物质只是能量的聚集,能量是物质的释放。

《心经》真的很好,很深刻:“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物质便在“空”中产生,如道家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也可说,根本就没有产生,就是“空”。当主观意识不在主导自性体性时,就是空。空不代表真空,而是不生不灭,任何实在都是精神意识的借用体系,当我们的精神意识不断改变的同时,客观物质(色身)也在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当我们开始了解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些简单概念时,发现与瑜伽有着相互的印证和诠释。

观察者的意识影响作用”这条定律,即便我们在不了解此定律之前,我们已经在受它的影响了。比如,在身体未伸展前,让自己的意识先伸展,于是,身体内部的牵张感受器的信号强度便会减弱,肌肉的收缩反射便会被阻止或删除了,心理性地先行让伸展生理性地变得简单。此类的例子很多。

于是,自己的习练和教学,“心意”的作用变得不可忽视,如中国传统养生学中的导引一样,心意靠身体这个物质来释放。


    
在《瑜伽经》 1.33中写道:“maitri karuna mudita upeksanam sukha duhkha punya
apunya visayanam bhavanatah cittaprasadanam
”。借用叶伽使用过的译文:“借着培养对快乐的人报以友善的态度,对痛苦的人报以慈悲的态度,对美德的人报以喜悦的态度,对罪恶的人报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头脑就会变平静。”

除了平等对待,意识纯洁之外,此中还有“场”的概念在内。在原子尺度上,场无处不在,它们是基本粒子的相互功能。那么,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自然制造快乐的场。也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来到瑜伽馆中群修,除了被动消除惰性外,场的能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场方面,另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戴维玻姆认为,场是宇宙之海中的漩涡,提出了用全息场来解释量子事件的非局部关联理论。他把不可见的隐藏的现实称作内含或者折叠的秩序,而把外部实在称为引申或者伸展的秩序。

全息图是用激光在一个全息盘上创建干涉图式而产生的。光盘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分辨图形,只是当一束激光穿过它,就好象在池塘中扔了一把小石子时才出现的一串串同心圆圈罢了。全息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不管这个盘子破成多少片,每一个碎片都包含着所有的完整信息,只是碎片越小,信息就越模糊而已。

Iyengar说每个脚趾头都要有智慧,其实也是一个全息的概念。这种整体和局部的关联,是一种还原论。一个系统的相关分离部分相隔得再遥远,其关联性仍然存在,体现着步调一致的整体的属性。

而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将身体的各个器官用西方解剖学的角度来一一分解学习后,还得整合起来,结合上习练经验来认识,这是一种整体观。如量子物理学中所说的,量子粒子的种种微观特性是依赖于全体宏观测量条件的,因此部分的性质只有与整体系统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离开了与整体的联系,部分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就是这样有意思地不断更新与推翻更新。了解,只是漫漫学习长路中的一小站,所有的知识都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完全的真理。但我们依靠这些知识在不断成长,永远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

 

 

另外,德芬那儿的分享

 

下面这段影片,是一个惊人的发现:一个粒子同时在三千个地方分身!!量子力场证实佛经所言为真!

最后面净空法师的讲解特别精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2MzM5MDA=_r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