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屋子,从零食筐里寻出一包喜糖。
这是一包典型的宁德式喜糖。透明的塑料袋,封口是火烫的,印有一搓即掉的大红双喜。里边有花生糖,圆圆的芝麻酥,还有上边洇着盐粒的黑瓜子。
这种喜糖包现今在城市已不多见,那是去年春节在宁德乡下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分到的,只因瞧着心热喜庆,便不远千里地带回。
实际上,不会有兴趣去吃的,于是一搁,一年过去了!
如今取出,还是被它的单纯热闹所牵引,眼前不自觉地浮现出乡下婚礼的大碗米酒与桌上的酸辣汤。
任你再是个不爱扎堆的人,也无法拒绝这种没心没肺的热闹。
坐在席间,看邻桌的叔伯兄弟们划酒令猜拳,听身边的姑嫂婆姨们道家长里短。那边的面红耳赤与这边的窃窃私语交汇成一幅浓浓的人情风景,这是一种只有小城镇才有的放肆与恣意。
酒席的上菜次序是有讲究的,每次都想记住的我,在第一碗酸辣汤的热气中就迷糊了,直到最后预祝新婚夫妇甜甜蜜蜜的甜汤上时,才回过神来。回想一下,似乎席中有例太平燕,以鹌鹑蛋、肉燕、鱼丸一起煮成,取太平吉祥之意。喜宴结束时,来宾还有“酒包”带走,表示宴席丰盛,不仅有的吃,而且有的拿。
再次环顾四周,满眼是红色,灯笼、红烛、酒桌、酒壶,人们的衣裳。。。任何事情一沾上红,便带有一些世俗性的喜庆,也正是这点世俗,使得喜庆愈加纯粹。
如今,宁德人也时兴到宾馆举行婚礼,虽气派,但那份熟稔与地道却不复存在。
恩,等墨墨成亲时,我们一定到宁德办一场最本土的婚礼!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