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年的金融工作会议要点

(2023-11-08 11:39:42)
标签:

财经

时评

金融

管理

分类: 经济管理
10月份的最后两天,中国召开了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开一次,也就是说每开一次,至少管未来五年的中国金融业发展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会议结论,也可以看作中国金融工作的“五年规划”。

这个金融工作会议从1997年起首次开会,每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重点都是跟当时形势匹配的。2023年开第六次,是因为疫情原因延后了一年。

第六次会议首先在名字上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从前五次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改成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工作的统筹者,从国务院提级到了党中央。会议通稿里的三个关键词句印象很深:“金融强国”、“中国特色金融事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其中,金融强国和中国特色金融事业提了3次,坚持党对金融事业的领导提了4次。会议通稿里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是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金融强国这个概念,是中央首次提出。这意味着,金融工作的战略分量,比起上一次开会的2017年又上升了一个战略高度。这也很好理解,在过去这五六年里,百年变局在发生、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还在构建新的全球化秩序。相应的,金融工作也就变得更重要了。

“金融强国”这个目标的提出,跟我们以往看见的其他产业顶层规划目标不太一样,它没有用数据来量化,比如“到某某年,人民币国际化率达到多少、互联网金融的行业渗透率达到多少”。

它更多指向的是“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尤其是金融系统的抗风险能力,通稿全文光是风险二字就提了19次。会议还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强调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那是金融不要创新、不要发展了吗?正相反。会议通稿里提到了一些相当远大的目标,比如,要“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一流投行什么概念?像高盛、瑞银这种。中国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肯定要涉及跨国投融资,作为金融强国也得有自己的投行能够承接项目、得有撮合跨国大型交易的能力和给国际资产定价的话语权。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关键词,“中国特色金融事业”。

这个词在通稿里有一次表述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开拓”这个词请你注意,以前重在摸着别人过河,当下重在摸着自己过河。自己过河还不算,还要经得起别人的审视和学习。那在金融领域里,“中国特色”意味着什么呢?通稿说,中国特色金融事业有这么八个特征: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我们重复一下前三个:党管金融、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实体经济。

我的理解是:中国正在探索的金融模式,是一种“配角金融”。金融资源在实体经济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自然也会跟着发展和创新,但它不应该脱离实体来自我增值、自我扩权。“金融强国”里的金融是一个强大的配角,它的强大不是体现在自身能够创造多少GDP,或把股市推到多高,而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本国、本国人民和本国实体经济这些主角变强。

在这个理念之下,更多强调安全不是为了不发展,恰恰是为了配合更难的发展,比如国内对应的产业升级,走出去对应的外贸升级和一带一路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份通稿里,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都是配合着实体需要来出现的,比如: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做好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等。这是所谓的“统筹发展和安全”。

那“统筹发展和安全”里的安全部分,是不是也跟着实体走就行了呢?这就不行了。我们的科技产业即便解决了某些卡脖子的风险,不代表同时也解决了支撑它的科技金融的风险,金融风险独立于实体存在。

所以,金融安全得金融系统自己来管好,不能拖累实体经济,这是作为“配角”应有的觉悟。通稿里说:

同时要清醒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我们重复一下这四个突出问题:金融风险和隐患、对实体的服务不足、乱象和腐败、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而且请你注意,这几个问题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交织在一起的问题,通常意味着很难分门别类地解决干净,需要从更上游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于是我们能看到,全国金融工作的统筹者从国务院提级成了党中央。这是为什么我们划出来的第三个关键语句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但坚持,而且加强。这句话放在通稿里绝不是套话。它不但出现了四次,而且还在全文中不断有换着角度的表达。就在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之后没几天,国家安全部也公开发文说:

国家安全机关要积极参与经济、金融等领域国家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金融领域国家安全风险密切监测、准确预判、有效防范,依法打击惩治金融领域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做金融安全的坚定守护者,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作出国安贡献。

你看,国家安全部门,参与到了国家金融体系的建设当中。当说话者在强调安全的时候,通常是因为他觉察到了某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这就类似你在膝盖不舒服的时候,才会特别注意保护膝盖。

国安部觉察到了哪些不安全因素呢?它特别提到了两类新形势下的金融安全挑战:

一类是,个别国家把金融当成地缘博弈工具,屡屡玩弄货币霸权,动辄就挥舞“金融制裁”大棒大打出手。

另一类是,一些居心叵测者妄图兴风作浪、趁乱牟利,不仅有“看空者”“做空者”,还有“唱空者”“掏空者”,企图动摇国际社会对华投资信心,妄图引发我国内金融动荡。
接下来中国金融系统改革重点的理解是:跟随实体,紧抓安全。
(以上观点参考得到老师蔡钰20231108日课程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