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365读汪教授的书有感

标签:
365情感教育杂谈 |
分类: 情感札记 |
收到汪教授的三本新书,自是喜不自禁。教授是一位性情中人
正如他在《大正观点》的封底所写的“我不介意有谁对我的课程或者观点,以及为人处世的风格不屑或不满,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人脉”,因为志不同不相为友”。读完这几段文字,我觉得就是我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的味道。
教授特意又与我通了电话,讲述他出书的一些体会。因为文字是别人看得,所以要有“读者意识”,要多从读者的角度看看你的文字是不是恰当。之所以能有这些文字,就是自己有的“情趣”和“情怀”,不是为了出版而出书,才能以一颗纯粹的心来对待此事,才能有一本“纯粹的”书。
教授说:自己的多种爱好,包括文学的爱好,这些都有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比如:摄影需要观察力,徒步、自行车运动培养了毅力,平时的杂文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哲学养成归纳总结的能力。。。。。这些看似“无用之学”都综合在一起时就是“大用”之学。要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多从正能量方面看问题,不要用挑剔的眼光看待生活,这样才能发现和感受到生活的美!
文字需要思考,只要落笔写字就会去斟酌,就会更多的学习和反思,人是不是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了呢?
我与教授相识于清华学堂,教授给我们讲有关领导力的课程,佩服先生的博学还有他上课时的幽默风趣。他非常自律,有极强的洞察力,勤于学习,我们同游喀纳斯时,教授不耻下问,不管是谁只要能回答他问题的人他都乐于请教。他爱好广泛,并且贵在坚持,笔耕不缀,行万里路,写万字书。他就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