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美术馆365 |
分类: 情感札记 |
新疆美术馆十一期间新推出了一个美术展——伏尔加河之声。
我读中学的时候就喜欢看苏俄文学,不过那个时候也基本上没有其他国家的文学可读。一是因为偏僻的边远小镇,交通不便;二是那个年代本身就是知识匮乏的时期;三是也没有钱买书。不过,仅有的一些书就是苏俄文学书,所以对俄罗斯的文化还是蛮有兴趣的。
让我们一起看看几幅我喜欢的画吧
奥夫恰罗夫·安德烈·弗拉基米拉维奇 《列宁和农民们在一起》 160×200cm 布面油画
士兵和水雷
伏洛基米罗夫.Н.Н.《铁道游击队—1943》 150×200cm 布面油画 1984年
看来国内抗日战争时期的铁道游击队与二战时期的苏联有一定的关联噢。
萨伊则夫.N.M. 《阿牛塔.冬天》133X195 布面油画 2008年
克雷梅尔·А·М《乌克兰的白夜》88.5X180 布面油画 2016年
年轻的观众在观看普萨廖夫·维克多·潘捷列耶维奇 《占领国会大厦》,560×150cm 布面油画。
苏俄的美术作品中的风景画,特别显示出西伯利亚的“风”
科斯特洛夫.С.А. 《四月》100X143 布面油画 1996年
人物与肖像画也非常有特点
马克西莫夫·КM《滑雪者(我的两个儿子)》 155×170cm 布面油画 1981年
其中有一幅画里有中文,我了解一下,原来是这样的:
戈留塔·Ю《曾建华肖像》73×60cm 布面油画 2003年
在上海长宁图书馆三楼有一个“上海苏俄造型艺术馆”,这里定期会举办俄罗斯艺术作品展。这些作品都是旅俄华侨范建祥、曾建华夫妇的私人收藏品。夫妇俩人旅居俄罗斯多年,辛勤创业之时,收藏俄罗斯艺术作品近20年,逐步建立起一个苏俄艺术的宝库。画作中的人物就是戈留塔为曾建华所画的肖像。
今天看画,最重要的是还欣赏了一个小时的室内音乐会。一场在美术馆上演的室内乐。
这个小型室内音乐会就这美术馆的大堂里。艺术家们就这样与听众近距离的融合在一起,背后的大屏幕上就是这次展出的部分艺术品,而乐队演奏的曲目大部分也是苏俄音乐
音乐与美术被人称为“姊妹艺术”,它们之间既融合又分立,既区别又联系,其发展脉络也是相辅相成。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当听觉艺术流入到视觉空间中,两者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交相辉映,会产生怎样奇妙而美好的视听感觉呢?
这场特别的展览、特别的音乐会,非常有意思。